年初,浸大幾名激進學生「佔領」語文中心,被罰停學、服務令等,校方更勒令涉事同學在本周致函語文中心道歉。有位廖同學用簡體字寫悔過書,張貼在校內民主牆上,大字標題「向党、国家、人民和语文中心投降」,上款寫「尊敬的香港浸会大学语文中心各级领导干部职工」,行文夾雜很多中共官八股,務求「符合國情」。廖同學的悔過書,可謂香港國民教育的里程碑。一直期待大學領導和官報的回應,可惜截至目前,有關方面還未對廖同學的道歉表態,令我萬分失望。青年人知錯能改,是眾人喜聞樂見的事,近年瀰漫社會的那股unhealthy wind,終於有轉向跡象,領導若不趕快予以肯定,實在有乖「君子與人為善」的聖人訓誨。
我也留意到本地媒體報導此事,例必畫蛇添足,加引號寫為「悔過書」,彷彿說廖同學的悔過是曲線,恕難苟同。這標點符號看似無關痛癢,但在今天政治形勢下,實則意義重大──沒有,表示「真.悔過」;有,表示那是偽懺悔。加一個引號,豈非指責人家存心嘲諷,罪加一等?「一處鄉村一處例」,在中國,悔過書就是悔過書,水至清則無魚,哪能再分真假?早前在北京的now記者,因為露了一手「隔空奪物」的特異功能,被公安拘捕,要寫悔過書才能獲釋,為什麼又沒有報導在「悔過書」冠以引號,難道認為記者真心誠意悔過?我實在的告訴你:中國所有悔過書都是真的,而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又怎會有「悔過書」這寫法呢?香港媒體太不諳國情了。
近年大陸落馬的貪官,很多要寫悔過書,黨更公開部分範文,例如前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就這樣寫:「今天是我被中央立案調查的第120天……寫悔過書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落筆如千鈞。真是不堪回首,無地自容……我老老實實地再一次向組織認錯,向人民謝罪。」前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則寫:「我所犯的錯誤是極其嚴重的……我沒有任何申辯和申訴的理由。我雖然被開除了黨籍,但我會永遠記住黨組織這個家,記住黨這位可敬的母親。」措辭肉麻浮誇,難道就能一口咬定是曲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黨信了。廖同學的悔過書,亦當作如是觀,黨組織不但應該信納,更務須從速嘉許,以正社會歪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