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廣告:社交媒體曝光靠Hashtag? - Jansen Lu

數碼廣告:社交媒體曝光靠Hashtag? - Jansen Lu

用Instagram做社交媒體市場推廣,我們好多時出Post都會考慮加Hashtag,甚至有時我們在Offline的廣告都會跟Social Post加Hashtag。有沒有想過如何使用Hashtag才最能幫到你傳達訊息呢?

最近讀了幾份有關社交媒體的Research。我嘗試將有關Hashtag部份的Insights總結出來,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Hashtag的主要功能就串連相關的內容。所以使用相同Hashtag的內容就更易被人發現。那是否多放些熱門Hashtag進自己的Post,就能引入大量人流呢?

市場數據公司Mention統計了超過一億個Instagram Post( http://bit.ly/2s0mlCo),發現當中有三份一是沒有使用任何Hashtag的。沒有Hashtag,曝光率不就大減嗎?Mention的發現是剛好相反!

在一億個Instagram Post當中,得到最多用戶回應的竟然是沒有Hashtag的。單就這個Engagement與Hashtag數量的關連來說,沒Hashtag比有Hashtag好。而就算你是希望使用Hashtag,似乎也不要用多過10個。不用Hashtag的Post平均得到大概1,900個回應(Engagements),但當Hashtag的量上升至10個,其用戶回應就會跌至600-700左右;超過30個,其效用就再減至300-400個回應。

你可能問,玩Instagram不用Hashtag?不是吧?

專營社交媒體分析的公司Quintly今年也發佈了一個名為「The Perfect Post」的報告( http://bit.ly/2s0mmWY),是以統計數據讓我們了解如何製作好的facebook及Instagram Post。跟Mention一樣,Quintly統計了大量的Instagram Post(為數100萬)。其中大部份的Post是沒有加Hashtag的。至於實際應該用多少個Hashtag呢?Quintly雖然不是建議完全不用Hashtag,但也同樣認為要用得簡而精。1-3個Hashtag的Instagram Post,就會得到最好的反應。

不過,另一家數據公司TrackMaven就有一個更精準的建議。根據他們統計的數據,如果你是起初經營Instagram,其帳戶的Follower不多於1,000,那你的內容最好就配以11個Hashtag,因為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其實很多小型的商戶在Instagram都只「養着」大概1,000個Followers,情況與TrackMaven所說的,十分接近。

Mention與Quintly,跟TrackMaven的報告走不同方向。一個貴精,一個要多。但無論你計劃放多少Hashtag,夠準可能比較重要。

Instagram在2017年公佈了最紅的十大Hashtag:

1. #love
2. #fashion
3. #photooftheday
4. #photography
5. #art
6. #beautiful
7. #travel
8. #happy
9. #nature
10. #picoftheday

Mention認為這未必是最能幫助你拉人流的選擇。按他們的統計,最能引發互動的Hashtag分別是 #ad 、 #comedy 、 #bts 、 #meme 及 #perfect 。當中 #bts 是Behind the Scene的意思。但這些也未必很易應用到自己的Post,所以Mention也按不同行業列舉了最Engaging的Hashtag。

飲飲食食的就要用 #food 、 #foodporn 、 #foodie 、 #instafood 、 #vegan 、 #eatclean 、 #delicious 、 #coffee 及 #diet。

時裝呢,可以考慮 #fashion 、 #photooftheday 、 #style 、 #ootd 、 #model 、 #makeup 、 #fashionblog 、 #hair 及 #instafashion。

還有B2B行業的,這十個可能是不錯的選擇: #entrepreneur 、 #success 、 #business 、 #marketing 、 #hustle 、 #grilboss 、 #workhard 、 #millionaire 及 #boss。

以上都是藉統計得出的常見情況,並不是facebook為Instagram寫的Best Practice。有這些統計當然讓我們更了解市場普遍的狀況,但也要自己有切合目標用戶的好內容,才真正賺到他們的回應。

Jansen Lu
http://www.facebook.com/janstech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