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了兩日「博學而篤志」,友人驚歎中文博大精深,環迴往復地讀,居然也解得通。其實那句話並非迴文,解得通只是偶然,真正的迴文傑作,當推蘇若蘭《璇璣圖》。蘇東坡也有一首迴文詩寫得不錯:「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梧桐。人隨雁遠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反轉是:「空閣繡簾疏映雨,暮城邊遠雁隨人。桐梧半月低涼夜,草碧餘花落晚春。」「桐梧」較勉強,但意境好,可以原諒。
外國亦有迴文,稱「palindrome」,源自古希臘文「palindromos」,即「再跑回去」。西方最古老著名的迴文,是「SATOR魔方陣」:
S A T O R
A R E P O
T E N E T
O P E R A
R O T A S
方陣用拉丁文寫成,讀法有四個方向,完全一樣:一是上至下,左至右,二是下至上,右至左,以此類推。它最早見於二千年前龐貝古城壁上,中世紀則散見歐洲各地,意大利似乎最多,有人更寫了一本《完美之謎:意大利各處的Sator》(L' Enigma Perfetto. I Luoghi del Sator in Italia)。幾百年前,有人相信這魔方可治瘋狗症,或令孕婦無痛產子;現代還有意大利人用這五字真言來施「愛情降」。嘗試解釋這方陣的人多不勝數,但至今未有共識。全句大意是:播種者(SATOR)持(TENET)輪子(ROTAS)為業(OPERA,即工作),彷彿描述耕種情況。至於「AREPO」,大家不得其解,最偷懶的辦法是當作人名,意思就變成:有個叫Arepo的農夫在推車工作。文法雖通,但未免太無聊。十四世紀末有個拜占庭抄經者,在一部羊皮稿本聖經上抄下這方陣,在旁把「AREPO」譯為希臘語「arotron」,即「犁」,大概認為「AREPO」是個受高盧語影響的拉丁文字。現代學者Miroslav Marcovich推測,「AREPO」是神名Harpocrates的簡寫,即古埃及文化的幸運之神,全句當解作:撒種的幸運之神在制止勞苦與磨難。Marcovich的解釋較有意思,也像護身咒語,暫時我會採納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