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撐廣東話評述!」這是球迷活動《籃球高峰會》宣傳圖置中、劈頭的第一句。看圖那刻,我呆了半秒,腦中一片空白。驀然回首,原來粵語評述與廣東話已經瀕危。只是,母語評述最親切。
既然樂視樂翻天,樂到了盡頭,評述員失業,籃球迷失望後,大家只想聚聚頭。因此當「籃球博士」張丕德一聲令下,小的二話不說出席。你可知道,由90年代ESPN與亞視的「滑翔人」德士拿、「泥水佬」美臣與「二哥」柏賓等等以來,NBA「名人堂」粵語評述張丕德、黃興桂與徐嘉樂所陪伴的……何止是一代人的成長?當好幾代人成長後,他們這些評述仍堅守崗位,這些人對我來說根本就是春風化雨的另類老師,絕對值得我們尊敬和表揚。母語評述之所以讓人感到最親切(少數不濟的除外),是因為他們說人話,是因為他們好像一位素未謀面的老友,是因為他們「見證」了我們的青蔥歲月。
然後,他們又「陪」我們打工搏殺、結婚生仔、甚至……送別至親。原來,世上有種親切叫素未謀面。以下這個是我:「我細細個就聽何輝、江忠德、張丕德」。今天居然跟他們共事,是真夢幻。我不懂你。我相信,高質產品一定有市場,高質粵語評述亦然。只是換個平台而已。總之,母語評述最親切。下次有個等升官的避談母語,你就回一句:「你阿爺份《中國日報》說國內有6,000萬人講粵語」或者「調查指全球粵語人口多達1.2億」。
文:陳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