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朋友自西雅圖回港度假,談及西雅圖的街頭露宿問題愈來愈嚴重,根據一些不完全的「每晚點算」(Count every night),每晚睡在帳幕、街頭、停車場、天橋底以及汽車內的人士,2017年已超過五千人,這位朋友相信這數字嚴重低估真實情況,因為他親身體驗到,他每日泊車的市中心停車場每晚愈來愈多「睡客」,如不在五時半前駕車離開,到了七時,幾乎整個停車場通道都有睡客開始打地鋪,令駕車人士提心吊膽。
我們在東京大阪都見到晚上有車站旁的睡紙皮箱的長龍,知道那是大城市失業或半失業人士的苦楚,想不到西雅圖及其他美國西岸的富庶城市如三藩市、洛杉磯、聖地牙哥等也有同樣,甚至更差劣的問題。西雅圖情況更嚴重到一個地步,令《西雅圖時報》成立一個Project Homeless,專門報導露宿情況,並獲得西雅圖著名富豪蓋茨、Paul Allen等人的基金會贊助。
據網上資料,西雅圖及美國西岸的露宿情況,多與經濟繁榮有關。科技大企業如亞馬遜、微軟、臉書、蘋果、谷歌等愈是發達,旗下的員工愈來愈多,薪酬也愈來愈高,再加上中國有錢移民喜到美國西岸定居,購買力極強,於是西岸各大城市的屋價與租金不斷上升,不幸找不到科技公司職位的普通白領藍領根本無法負擔,一旦碰上家庭小災難如離婚、長期慢性病、失業、家庭支柱遇到意外,諸如此類的事件,便沒辦法交租,被業主收樓,於是變成無家可歸,成為露宿者。
西雅圖是一個科技中心,亞馬遜、微軟富甲一方,星巴克與波音也各領風騷,但其他中小企卻被大公司搶高租金,冇啖好食。按香港的地產邏輯,西雅圖地產商怎麼不大興土木,買地發展,多建住宅?原來不是那麼簡單,美國城市的社區規劃和建築條例十分嚴苛,環保團體的勢力更大,地產商搶地建樓,不是那麼容易。西雅圖市政府本來要向大公司徵收人頭稅,每位僱員徵500美元,後因亞馬遜、星巴克等大力反對,只通過了徵收275美元,每年大概可得四千五百萬美元,用來解決露宿問題,根本是杯水車薪,難有所為,相形之下,亞馬遜今年第一季便賺了16億美元,那筆稅款實在是微小數目,聊勝於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