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爸爸手記】吃得苦中苦

【列席爸爸手記】吃得苦中苦

【列席爸爸手記】
夏天是苦瓜當造的季節,其營養價值非常高,維生素C是瓜菜之首,亦可有效降低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但小朋友們都不愛其苦澀味,縱然有益仍拒絕進食,家長大多為此感到頭痛,一方面想子女飲食均衡、亦能珍惜食物,另一方面不想他們板着口臉吃飯、憂憂愁愁的埋怨着。那結果是會找個別的食材替代?把苦瓜打爛放進愛吃的食物中?或是簡單一點,讓子女選擇避而不吃?我對這三個方案都不以為然,總覺得身為父母不應事事相就,就算是不合口味的食物,也都應該要嚐一點,吃一點苦頭,豐富人生的體驗。
俗語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則愛加一前句:吃得苦,方為人。坦白說,兒子們就算不吃苦瓜也不算得是甚麼的大問題,不會因而營養不良,也不會餓壞肚皮。不過,我想藉這個逼吃苦瓜的不人道要求,使他們放下自我,學習多一點順服,到長大時能減少一點任性及刁蠻,更懂得體貼人意,這樣便會得到朋友及師長們的喜愛,與人一起工作時亦會暢順一點。而且,當他們不想進食苦瓜的願望落空時,他們也會開始體驗到現實世界中的真實,並不是所有期望皆能被滿足或是需要得到滿足,他們開始學習平衡兩者的落差,對於日後則較容易接受失敗及挫折。況且苦瓜經鹽水浸過後,便可去苦變甘,其餘韻乃能回味,我也盼望他們可以找到方法,回顧及整理生活上的苦,從中得到一些甘甜,令生命變得豐富多采。就是他們受過這些苦,有過經歷及成長,才可以稱得上是人。
當然,能在小事上吃得苦,方能在大事上吃苦,那麼日後才有機會有所成就。就是年少時生活艱苦一點、困難一點,慢慢磨練着他們的忍耐力,久而久之便可以在往後的日子中,堅持得持久一點,建立更多更大的功績,成就更成功的人生。
我雖然也不太愛吃苦瓜,不過把它蘸上濃味的醬汁,苦澀味被蓋過後,卻不見得是那麼的難以入口。是以我會每年都煮一次苦瓜,全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回甘、也一起體驗學習及成長,希望兒子們不要那麼快便知道這小秘密,與我爭搶醬汁吧!

親子小點子──夏日生果拼盤

家長能為小孩預備好一切,是一種幸福;但若小孩能靠己力完成一點工夫,則能提高他們的效能感、自信心及滿足感。家長可在茶點時間,洗淨水果給小朋友,並預備一把較硬身的膠刀,教他們把水果切開、除核,甚至教他們起皮,也可以順帶提醒他們廚房的安全意識及守則。這樣,他們可以享用辛勞準備後的生果拼盤之餘,亦能裝備自己成長及獨立的能力。加上父母的讚賞後就更充滿了信心及效能感,不怕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

撰文:列氏

八年的全職爸爸生涯,有苦有甜,有血有淚,想過放棄,勉力堅持,為在兒子的生命路上,曾作主席,現今出席,將來只需列席,但從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