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記者先後在四川及北京,受內地官方人員粗暴對待,香港政府反應低調,甚至被指為軟弱。由於涉及內地官方,特首自然步步為營,以免得失對方,但順得哥情失嫂意,香港人認為態度軟弱,令人失望。整件事的發展,其實很惡劣。港人的不滿,源自不是被矮化、被貶抑,而是自我矮化。律政司鄭若驊之後反應更是落井下石:「我們都很關注這件事,我們都會與相關部門反映我們的關注,所以這件事是很奇怪,都很難相信會發生。」言下之意是她根本不相信記者的報道。
反映兩制的嚴重失衡
跟着北京市公安分局東城分局就發表聲明回應。聲明指當日值勤民警檢查現場人員身份時,兩名男子不服從管理,搶奪民警手中正查驗的證件,抗拒警方執法,民警依法將兩人強制帶離現場,及後證實其中一人是香港記者,已承認有不當行為,經警方批評教育後離開。但隨後Now新聞發表聲明指出,正如攝影師徐駿銘5月16日向傳媒交代時表示,民警查驗證件後一直無交還,他嘗試伸手取回證件不成功,過程中無肢體衝突,最後是受訪的維權人士從後在民警手上取去證件。Now重申在5月16日播出的片段是未經刪剪完整版本,對於執法人員採取過份武力制服記者不能接受。上述一切看在香港人眼裏,大家信誰?當然不會相信四川打記者的村官是老百姓,也不相信北京公安東城分局的聲明。因為香港人相信有線及Now是不會做假新聞。
特首、特區政府官員的失言失態,不單是軟弱問題,更反映了一國兩制的嚴重失衡。上次我談過張曉明四川講話,重點是涉及中港之間的工作,要維護香港行政主導的權威,據說是港澳小組新領導人韓正的指示。但香港政府這方面似乎不太了解,在毆打記者事件中那種怯懦、低調、委婉立場、律政司的無知、不合適言論,正正是損害特區政府權威的原因。北京官員來香港指指點點,頤氣指使,建制派日日口出惡言,像以「大灣區人」身份認同取代「香港人」的言論,就是擺明煽風點火,這些都產生特首被貶抑矮化的效果,但更深層次是在於特區政府本身,失去了應有的政治坐標,去應對中港事務,化解香港人的心結。
香港特首不是中央唯命是從的奴才,就如當年英國總督治下的港府司級官員,香港人從來不會認為他們是英國人的走狗、彭定康的奴才。英國外交部、執政內閣官員會隨意公開討論香港事務嗎?正因為他們長期約束自己的權力,才能建立港英政府在香港人心中的權威。
97之後,頭幾年還好,2003年七一50萬人上街後,共產黨決定有所作為,至今已經十多年,由涉港事務官員、智庫、御用學者顧問,打着協助港府管治的名義,指點江山,早就慣了手勢。在這十多年才冒起的政務官林鄭月娥,已經習慣了內地干預,已經訓練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害怕動輒得咎。
眼中只有中央,沒有港人,只問利益,不問是非,即使中央越加扶持,越加高調鼓勵,最後在香港人眼中,也只會變得越弱勢。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