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促確保人幣流動性港銀預留資金備戰入摩

金管局促確保人幣流動性
港銀預留資金備戰入摩

【本報訊】下月起A股分階段獲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俗稱入摩),被動管理的追蹤指數基金要調整追貨買入A股。為免離岸人民幣資金池緊張,上周人行率先公佈三招支持供應。據悉,金管局高度關注本地大行資金部署,近日與業界會面促確保流動充足及交收暢順,經商討後有大型莊家行謂,已開始預留戶口結餘資金「比平時多2至3倍」。
記者:劉美儀

業界預測,按全球追蹤MSCI指數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AUM)計,為免偏離指數,被動基金在下月初入摩首階段啟動前一兩天,才需買入A股,額外涉資人幣需求最多約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對市場息率影響有限。
金管局發言人回應查詢時確認,為配合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該局近月與銀行、證券界及港交所等商討,以確保離岸人幣市場流動性及交收安排能高效運作。經商討後,「銀行願意於5月底在離岸人幣市場預留較多人幣流動資金,這是我們樂見的。」

「比平時多2至3倍」

中銀香港投資管理總經理陳少平表示,為應對A股獲納入MSCI指數,該行作為離岸人幣主要參加行及提供最大流動性的清算行,在資金擺佈上會更靈活彈性,保持資金充裕暢順。他說近期開始,中銀已預留「比平時多咗2、3倍資金喺清算戶口內」,令每日戶口結餘平均增至100、200億元之間,同時減少拆放長錢,即使拆出亦以短期居多,以便需要時立即調撥資金應對。
上周五人行公佈,港澳人幣清算行(即中銀香港及中行澳門分行),分別存放於人行深圳及珠海支行清算賬戶資金,其存款準備金率要求由原來的16%降至零,釋放了清算行戶口資金可全數使用。
另一本地人幣大行匯豐,其資本巿場亞太區聯席主管陳紹宗亦說,整個銀行業界都為MSCI納入A股作相應準備,相信銀行會積極運用任何可行渠道,應付在滬深港通下,北向資金的人幣需求。長遠而言,他相信本港人幣資金池足夠A股入摩需要,亦有信心港股可吸引資金南下。

對市場息率影響有限

就金管局的人幣流動資金安排是否足夠,發言人認為目前200億元的人幣流動資金安排(包括100億元日間回購),加上9間一級流動性提供行(3間發鈔行均為其中莊家行)的180億元額度,共380億元規模是合適的,暫毋須改變;該局在需要時亦可壠動與人行之間的4,000億元人幣互換協議,以確保離岸人幣市場有序運作。
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估計,下月初A股入摩按所佔比率推算,指數基金追貨涉額外人幣資金最多約100億元,最近離岸短息雖稍升,但相信入摩對離岸市場的息率及整體流動性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