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母會流浪青訓神話不再陳偉豪:降班都好

話題:母會流浪青訓神話不再
陳偉豪:降班都好

標準流浪相隔10季再次降班,球迷對這支曾給予本地年輕球員不少機會的老牌球會感可惜,只是流浪近年除被指管理不專業外,球隊欠計劃,近季連青訓也「外判」。成名於流浪的陳偉豪忍不住發聲:「降班可讓球會高層重新思考定方向,長遠未必是壞事。」
記者:曾雁平

近季有關流浪的新聞確實不少,外援及國援住會方高層的「劏房」,球員薪酬偏低,出場費與獎金要逐分鐘計算,球會管理確與職業足球有點背道而馳。更令人灰心是這支以青訓自居的球會,近季已沒投放太多資源在青訓上,將青訓「外判」,並只參加足總15及18歲青年聯賽,縱未打入本地盃賽決賽,但多年來仍安排甲組球員踢預備組,結果贏預備組聯賽成流浪給球員上陣平台以外的安慰。

出身流浪的前港隊隊長陳偉豪認為流浪降班非壞事。資料圖片

流浪季內表現差劣,全季只得六分,總監李輝立大感無癮。資料圖片

流浪近年確實為本地年輕球員提供上陣的平台,不少港腳曾效力這支老牌球會。資料圖片

欠長遠計劃似收容所

陳偉豪於13歲加入流浪青年軍,之後進體院受訓,是體院足球部最後一批球員,未畢業便重返流浪,他說:「流浪一定會給機會年輕球員上陣,當年每天操兩三課,晨操晚練,有時兼顧踢青年軍及預備組,比賽頻密但開心,一起捱,並跟甲組操,當時有四十多人,場面熱鬧。」對於流浪降班,偉豪認為外界有批評屬正常,他說:「流浪近十年確實給很多年輕球員出場機會,而球員就想越踢越好,幫球會爭冠軍,但球員所想與球會的方針似乎並不一致,有分歧便有離心,這個問題要正視。」
陳偉豪指流浪過去物色球員是頗有眼光,只是難維持,沒長遠方針,球員更可隨時離隊,他說:「近季流浪球員對球隊沒太多歸屬感,可能視之為踏腳石,加盟這間球會可能已在想何時離隊,這與當年不同。我效力流浪時有文彼得、盧均宜及林嘉緯等,當年是想為流浪爭盃,聯賽試過上半季排頭位,但季中主力外援離隊,球隊板凳深度不夠,但仍會嘗試在盃賽中爭成績。」

流浪每季季中也有主力離隊,今季加盟的廖培楓(右)季中離投夢想FC。資料圖片

陳偉豪(左)曾效流浪,當年對有歐偉倫(右)在陣的南華也拼盡。資料圖片

籲母會參照體院模式

對於近季流浪在港超聯的角色模糊,偉豪同意這個說法:「不是用一班年輕球員踢便是青訓球隊,球員隨時來隨時走,青訓並不是這樣。球員出場不是為球會爭成績,純粹為上陣機會。足球是要全隊有共同目標才可發揮出水準。」他認為流浪高層是時候思考球會的青訓方向,並提議可與其他球會合作,他說:「像以前體院的角色,讓球員知道流浪是有心發展,過去幾季的流浪是倒退,以前踢流浪是很有機會爭取上位,現在卻像是收容所,重新想想,再定個清晰目標未嘗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