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性別多元性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關注,香港看似是兩性平等及多元化的先驅,但情況如何呢?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去年就1,600間亞洲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亞洲地區受訪企業的女性董事比例平均只為8%,中國內地的女性董事比例則約為11%。而據香港The 30% Club的研究顯示,在恒生指數成份股的企業中,女性董事比例為13%,可見香港在性別多元方面無疑較鄰近地區領先。至於恒生銀行,女性董事的比例約為38%,為The 30% Club調查數據的三倍,而恒生員工的男女比例,女性佔管理職位的53%,而一般員工職位則佔60%。
在香港50間藍籌上市公司中,恒生是唯一由女性出任行政總裁的企業,而剛獲委任為港交所主席的查史美倫,亦是唯一擔任主席的女性。由此看來,促進職場性別的多元性仍大有空間。
雖然香港女性董事比例高於亞洲地區的平均數,但卻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美國標準普爾100指數成份股公司中,女性董事比例接近24%,澳洲ASX 200指數為27%,而英國富時100指數則約為29%。
越來越多商業案例反映企業多元性的重要。國際顧問服務公司McKinsey在2017年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性別多元性對盈利能力和企業增值都有正面關係,而領導團隊的性別多元性,亦與財務表現掛鈎。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研究發現,在千禧一代之中,74%的男性和86%的女性在作出就業決定時,會考慮公司多元性的紀錄。
多元性的員工團隊有助推動創新和應對快速轉變,擁有多元性客戶和持份者的企業,亦能提供更好服務。
但如果只將多元性作為一項例行公事或公關宣傳,則難免有以偏概全之弊。成功的企業不僅在聘用方面採取多元性的原則,亦同時憑藉多元性來推動增長,令員工感到受重視,增加歸屬感,從而樂意分享他們的意見、觀點和經驗。
恒生致力建立一個多元共融的工作環境,提倡「敢言」文化,透過不同渠道包括與行政總裁或管理層進行非正式交流會,在輕鬆氣氛下共進午餐,鼓勵不同職級員工提出意見和建議。恒生亦推行各項家庭友善僱傭政策,包括提供侍產假、領養假、彈性工作安排及提供義工假。
德勤的調查亦發現,多元性的思維能夠提升創意約20%,並提高集團的識別風險能力達30%。
我最近曾與Beta Gamma Sigma香港大學分會的一群傑出青年,就多元性這項議題進行分享。大學是一個匯集不同人士、意見和資訊的地方,藉着交流、討論和批判性思考激發新思維。今天的商業領袖對包容開放的價值觀,可以為明日的行政管理人員和企業家帶來啟發,並應用於其職業生涯。
多元共融對社會的未來發展至為關鍵。隨着企業持份者的期望不斷提高且更趨複雜,具備多元性和包容性的企業,將能作出更明智的商業決策,達致持續增長。
恒生銀行(011)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鄭慧敏,去年7月以53歲之齡接掌「一姐」帥印,是該行歷來最年輕兼第三位女大班;掌舵恒生未足一年,該行盤中價於本月中,曾升至204.2元的歷史高位。
1999年加入匯豐集團的鄭慧敏,是目前50間恒指成份股公司唯一女CEO,她以《多元性是企業長遠成功之道》為題替本報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