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短期GDP增速料受壓

中國短期GDP增速料受壓

【本報訊】中國擬擴大美國進口,藉此削減對美貿易順差。內地券商申萬宏源認為,此舉屬中美貿易問題的折衷解決方案,且影響較可控,但會導致內地短期GDP增速受壓。該行又推測,中國未來主要會在中高端工業品與服務貿易方面,擴大來自美國的進口。
申萬宏源估計,中國會加大由美進口中高端工業品,包括汽車、飛機、集成電路、精密機床及電子通訊產品等。而旅遊、教育、電影、電腦及訊息服務、金融服務,以及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技術服務,亦會是加大從美進口的主要着力點。此外,申萬宏源料中國會繼續擴大對美國大豆及棉花等農產品之進口力度。有學者指,中方若削減2,000億美元(約1.5萬億港元)貿易逆差,相當於減少1萬億港元GDP。

中美協議下,中方將增加從美國進口能源。

專家:港股後市不樂觀

中美貿易談判雖有進展,但專家對港股後市未敢樂觀。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認為,市場上周對中美談判「大致上都預咗傾掂數」,問題是港股大市成交近日續低於千億,反映投資者入市意欲不高。
上周港匯轉弱下走資憂慮恐再現,而且小米上市未來或會對市場資金面造成壓力,故相信貿易戰進展之帶動作用暫時未必太大。恒指上周按周跌74點或0.2%,收報31047點。植耀輝料恒指三萬一仍「頂得住」,而近期受累貿易戰的手機設備股亦有機會出現不俗反彈。
■記者余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