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八字相同,命運一樣嗎?雖是老掉牙的問題,但依然值得每個研習術數的人思考。網友得知我學習紫微斗數,近日也以此垂詢。一般而言,回答的方向不外乎「一樣」或「不一樣」,但我先不答你,只想指出:這問題至少涉及兩個問題。
首先,何謂「一樣」?以日常經驗為例,兩個同班同學,他們所學到的東西、遇上的事情是否「一樣」?走筆至此,那些年我們一起搗蛋的回憶,立即湧上心頭。中三那年,數學科老師換得像走馬燈一樣,有的怕怕醜醜,有的騎騎呢呢,最記得有個叫余X明的,把書上例題原封不動抄到黑板,就當教了,自己算出來的答案跟書的不同,就厚着臉皮說「本書印錯」。我們最喜歡這種老師了──太好「玩」。余老師來了不久,除了最守規矩的班長外,大家都趁數學堂盡情玩樂,高潮位是:全班有節奏地一邊拍打書桌,一邊吶喊示威,「嘭嘭嘭,余X明!嘭嘭嘭,余X明!……」很有參加校運會的氣氛。有時候興致高昂,可一直拍枱叫喊十數分鐘,但上得山多終遇虎,有一天校長出巡,路過課室,見那樣胡鬧,立即罰全班小息午飯罰企。無辜的班長當然不能倖免。
以上故事跟命運何干呢?你不妨把八字視為一個「集」(set),相同八字的人都置於同一個集;同理,也可把學校班別當作集,同班同學放在一起。命運很抽象,不易觀察,更難描述,但用日常經驗類比,則較易分析理解。同一班別的人,其老師、課程、進度、功課、考試皆同,但任何人都知道,每個人的成績不會相同,掌握的知識也有生熟深淺之別。因此,八字相同的人──假如命理並非虛妄──也會有相同的人生軌跡、生活形態、處事風格、思維模式,但不代表所有生活細節皆如影隨形,連拉出來的屎也一式一樣。然而因為是同一個集,即使小處各異,但一個大浪捲來,你還是不能不濕身,像可憐的循規蹈矩的班長,跟其他頑童的「八字」相同,結果便「好人冇好報」。班長被罰,就像孔子的高徒伯牛患上惡疾,伯牛病入膏肓時,孔子慨嘆:「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是善人,卻得惡疾,孔子也只能歸咎於命。
既然「一樣」不是指所有方面一模一樣,而是有限度相同,也許我們可以進一步問:哪方面相同?小時候看《義不容情》,韋家輝的電視劇照例充滿宿命,黃日華飾演的丁有健,跟劉嘉玲飾演的倪楚君同年同月同日生,男女命算法不同,但她逃婚,他亦逃婚,可知一般人心中的「命運」,主要以具備象徵性的事件為代表。可惜術數師沒做正式統計,我們無從判斷八字相同的命有多相似。考之文獻,徐珂《清稗類鈔》有一則說,清朝汪文端公與成司馬八字相同,兩人命運亦大同小異:「汪進士及第,成猶舉人;汪官六品,成則五品;汪官五品,成則四品;成官侍郎,汪則三品。及汪官尚書,而成猶侍郎,其爵位猶不甚相遠。所可異者,汪、成面貌亦酷肖,二人丁內外艱之年歲亦略相同。」我的斗數老師也探討過這問題,他覺得「同命」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根據他的經驗,兩個有相同主星坐命,而星曜分布形態類似的人,即使八字不同,其性格特質、運勢起伏,也可用同一故事概括,其準繩度已足夠令命盤主人嘖嘖稱奇。
撇開八字不談,世界有七十億人,但人類生活模式不會有七十億種,所以某程度上「一樣」的命運根本是必然的。況且什麼同什麼不同,需要足夠的洞察力才能看透。不妨以拓樸學打個比喻:拓樸學研究空間在拉伸、彎曲或壓扁中持續不變的性質,例如Bagel跟咖啡杯,在你眼中風馬牛不相及,但Bagel中間有一個洞,咖啡杯把手也有一個洞,兩者的拓樸數都是1,拓樸上就是同類了。命理學上,相同八字所隱含的「相同」命運,並非指兩個一樣的Bagel,而是一個Bagel,一隻咖啡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