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記住 這是特府不是港府 - 李平

蘋論:記住 這是特府不是港府 - 李平

香港記者在四川、北京採訪時接連遭官方人員毆打,林鄭月娥、張建宗都拒絕譴責暴力事件,林鄭更聲稱不希望以「敵對式」字眼回應。相對於政府狗仔隊被議員搶點名紙和手機,張建宗、李家超就開記者會譴責,這不只是大細超的問題,而是混淆了敵對、和解對象。政府高官如此對港人橫眉怒眼,對中國官員低聲下氣,難怪要被稱為特區政府、特府,不配稱香港政府、港府。香港新聞界要維護記者人身安全、人格尊嚴,必須考慮更多自救措施,包括集體拒絕採訪某些地區、某些部門。

被毆港記 曾被屈煽動鬧事

港人都知道,同中共官員講新聞自由、講法治,衰過對牛彈琴,但意想不到的是,特區政府對香港記者在中國採訪時被官方人員暴力對待竟是如此態度,連譴責都不敢,遑論要求把兇手及幕後主使者繩之以法。尤有甚者,還有人替林鄭政府辯解,指以往香港記者在中國被公安、武警、「老百姓」毆打,從董建華、曾蔭權到梁振英也都是積極跟進,沒有譴責。
問題在於:其一,往年特區政府沒有做的,不等於是對的。而且,正如輿論所指,今時香港社會的期望已變,港人希望政府在維護新聞自由和法治等核心價值、維護港人安全與尊嚴方面能有所作為,而不是息事寧人、讓敬業的香港記者再蒙受身心傷害。
其二,過往特區政府、特首屢屢聲稱向中央表達關注,但結果是不了了之,兇手逍遙法外、官員未受懲處。其中最嚴重的是,2009年9月,香港3名電視台記者在新疆烏魯木齊採訪時,被武警毆打、拔槍指嚇,特府亦曾介入表達關注,但中國當局進行所謂調查後,不只未拘捕傷人兇徒,反而給記者栽上涉嫌「煽動鬧事」的罪名,就差跨境拘捕了。
如今,林鄭月娥、張建宗不只沒有正面回應社會要求,譴責中國官方人員暴力對待香港記者,反而大有責令香港記者遵守中國的採訪限制規定之意,罔顧記者在四川採訪大地震災民、在北京採訪律師會聽證會,既未違反中國法例,更未違反記者職業道德。不難想像,在特區政府和中共當局的縱容下,最終結果,傷人的北京公安、「老百姓」不會有人受懲處,反而香港記者要接受「依法採訪」的再教育。

適度罷訪 還記者安全尊嚴

相比於高調譴責許智峯的暴力行為,特府對滋擾議會運作的政府狗仔隊被搶手機就喊打喊殺,對香港記者被圍毆就一句遺憾、表達關注了事,這種做法不只是大小超,更是讓高唱大和解的林鄭月娥原形畢露。她的和解對象、阿諛對象原來是中國官員,敵對對象、打壓對象原來是香港市民、議員。
面對如此心態的特府、中共官員,香港記者北上採訪的危險度越來越高,新聞界的譴責、抗議對中港官員越來越沒有壓力和約束力,實在有需要採取新的自救措施,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適度的罷訪──集體拒絕採訪報道中國某些地區、部門,直至毆打香港記者的兇手被繩之以法。
時至今日,四川大地震10周年的後續新聞,對香港市民來說只不過是飯後談資而已,最多是港人的人道關懷的延續,但這還值得香港記者犧牲安全、尊嚴去採訪、報道嗎?香港記者的敬業、拼搏聞名於世,但不能無謂地以犧牲個人的安全、健康和尊嚴為代價,一如消防員的職責是要救人,但前提是不能無謂地犧牲個人的生命。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