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港版希望聯盟(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 戴耀廷

建立港版希望聯盟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 戴耀廷

馬來西亞終於出現了第一次政黨輪替,由多個反對黨所組成的希望聯盟成功擊敗了執政61年的國民陣線。這次馬來西亞變天,可以說是以選舉突破專制統治的經典事例。當然這不代表馬來西亞的經驗能輕易轉移至其他專制地區,也不是說馬來西亞的民主發展將會是一帆風順,但馬來西亞能成功結束貪污的專制統治,那至少給予人民希望,只要能找到合適的策略,配合時機,正如反對陣營的名稱,是可以帶來改變的希望的。

反對派須放下內部分歧

馬來西亞這一次能成功結束專制統治,與世界各地以選舉突破專制的經驗一樣,首先須符合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反對派的各個力量能結成聯盟。只是表面的結盟是不足夠的,大家必須放下分歧、過去的恩怨,衷誠地合作,團結起來,組成一個緊密的競選聯盟,那才能充份發揮政治聯盟的效應。希望聯盟所包括的主要反對派領袖和組織,如馬哈蒂爾和安華、華人組織與馬來人組織,能夠突破一些不容易的界線,走在一起去同心地挑戰共同敵人。
香港反對力量長久以來不團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也是中共一直以來用的策略,就是挑撥離間、分而治之。但觀乎香港各反對力量之間的分歧,遠不及馬來西亞的情況。個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相信怎也不能與安華對馬哈蒂爾所可以有的仇恨相比,也沒有種族之間的衝突,只是在爭取民主的策略及步伐有不同的想法而已,相對來說這些分歧應是較易處理。黨派之間利益分配的問題,在實現真普選前,其實所爭逐的只是小餅一片,在成功建立起公平的選舉制度之後,這些爭逐才有真正意思,香港的反對力量各方對此應不會有異議的。因此,香港的反對力量第一項挑戰就是建立起一個類近希望聯盟的反對聯盟。
能成功的第二個條件就是要運用更高超的策略及技巧去策動一場全天候的選舉運動,而這也在馬來西亞今次選舉中得到引證。這選舉運動由選民登記開始,就要策動大量反對政府的公民登記為選民,尤其是年輕一族,並要想方法增強選民的投票意欲。亦要說服不同黨派的支持者進行策略投票,願意投票給其選區內反對力量其他組織的候選人。
要達到這目標,反對聯盟要向選民發出清晰訊號,展示他們是有能力執政,並有決心取勝。若訊息能被廣泛散播,只要反對聯盟能贏得選舉,就有望突破專制統治,那麼選民就有更大的動力去投票。香港反對聯盟當前的挑戰,就是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及2020年立法會選舉前,策劃好有着這些元素的全天候選舉運動。
第三個條件是反對力量的政治聯盟須擁抱更強的使命感。這也是為何我很喜歡馬來西亞反對派聯盟的名稱:希望聯盟。這聯盟不是按着政治理念如民主,也不是按種族如華人、馬來人來命名,而是選了一個能把不同派系團結在一起的信念,且是向前看的名稱。大家的共同使命就是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改變未來。
香港的反對聯盟可從馬來西亞的經驗學習,放下泛民、本土等政治理念較重的論述,共同高舉一支能把各個反對力量團結在一起的旗幟,建立港版的希望聯盟,呼籲所有反對專制的港人,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及2020年立法會選舉,以選票去重掌自己的命運,把微小分散的力量結聚成強大的政治能量去改變未來,那麼我們仍有希望見到一個更好的明天的。

戴耀廷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