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韓正唱的是港澳問題的紅臉 - 李平

蘋論:韓正唱的是港澳問題的紅臉 - 李平

當港人被一地兩檢立法的粗暴激怒、為《國歌法》本地立法的陷阱煩惱時,港澳事務新揸fit人韓正突然說,要尊重「兩制」、要考慮中港澳分屬三個關稅區的差異、要按照市場化機制和規則推進三地合作項目。香港是不是又有一批政治人物被感動,甚至又盼着明君、包青天復出?「韓四點」是有些意外,但不會是中共近年強硬政策的大調整,不會改變中共奪取香港全面管治權的決策,這可能是韓正個人務實風格的表現,更可能是在港澳問題上唱紅臉。

韓四點務實溫和助緩和矛盾

港澳辦主任張曉明上周在四川傳達中央領導人對港澳問題的最新四點指示,與近年口口聲聲強調一國、憲法的官腔大為不同,其中強調中港澳分屬三個關稅區、使用三種貨幣,推進港澳與內地的合作項目要按照市場化機制、規則和國際化標準。政界消息稱,指示出自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新任組長韓正。官方並未正式公佈韓正接任港澳事務揸fit人,但民間言之鑿鑿,「韓四點」也頗有長年主政上海的韓正的風格,對香港的影響不能不留意。
韓正現時的正職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廣為流傳的職務還包括中央深改委副主任、中央財經委委員、中央港澳小組組長、國務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領導小組組長等。這些職銜的政治、經濟含金量,說來話長,也不能體現韓正的個人風格和能力,還不如從他自2003年起先後擔任上海市長、市委書記的往績去觀察。
韓正是中共政壇的一個異數。他曾擔任共青團上海市委書記,又長期在江澤民的老窩上海主政,因此一時被劃為團派,一時又被劃為江派,在中共高層權鬥風浪中不時傳出下台、高升消息,最終能躋身政治局常委,又可以說修成正果,成了習派。畢竟,他曾有輔佐俞正聲、習近平主政上海的功勞。
上海是香港的主要競爭對手,對上海15年來的發展,韓正應該說是功多於過。由他揸fit港澳、大灣區事務,如能借鑑上海經驗、長三角地區協作經驗,應該說是利多於弊。而「韓四點」的出台,也應該說是務實多過空談、溫和多過嚴苛,如能落實,有助緩和中港矛盾。尊重中港澳作為不同關稅區的現實和市場機制,聽着總比讓香港人變大灣區人的「Orwellian nonsense(奧威爾式的胡言亂語)」舒服些。

個人風格只會影響施政策略

換個角度去看,梁振英、張曉明、喬曉陽、李飛之流的惡形惡相、指手劃腳為港人深惡痛絕,中共如果只靠這些唱白臉的治港,必然加快民意支持的流失。這種時候當然需要有人唱紅臉,韓正挑了一個適當的時機出場,港澳辦和中共在港喉舌開始大鑼大鼓地宣傳,有些人的明君情節、包青天情節又要發作了。
不可或忘的是,中共官員的個人風格只會影響施政的策略,不會改變集體決策,現時更不可能改變習近平核心的決策。奪取香港的全面管治權,是中共既定政策、目標,不會因揸fit人的風格改變而改變。一如習近平否決梁振英連任特首,一如林鄭月娥奉旨高唱大和解,一次又一次讓香港大批政治人物生出明君出世、香港得救的幻覺,但幻覺終究是會消失的。「韓四點」一如中共宣揚的依法治國、依法治港,只是換了一種騎在人民頭上、騎在港人頭上的姿勢而已。至於韓正的紅臉價值如何,港人爭取政經利益的空間能擴大多少,端視各方努力。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