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治國 豈能不打記者(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謊言治國 豈能不打記者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香港記者在國內採訪受襲,過往已出現過多次。這次有線電視的記者在都江堰因為採訪汶川地震10周年而受襲,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在「國家邁向小康」、「民族偉大復興」這些口號下,這麼多年來,中國政府在這方面究竟有沒有進步過,可以說是清楚不過。一再如此明目張膽毆打記者,只是再一次說明在經濟發展包裝下,政權機關的行為仍然是野蠻如昔。
為何會是如此?其實很簡單,新聞傳播媒介在現代社會被稱為第四權,是行政、立法及司法之外,監察政府的一個非制度性架構。傳媒的天職,就是要發掘真相、揭露事實。在自由社會,政府無論如何看待傳媒,就算像美國總統特朗普如此明目張膽不斷挑釁傳媒的情況下,對新聞從業員的不斷窮追猛打也不能不投鼠忌器。民主政體下的政府,可用盡一切方法與傳媒機構建立較和諧的關係,也會透過發放官方資訊的策略及公關工作,以抵銷傳媒造成的影響。但就是不能明目張膽的打壓傳媒,任何以暴力手段對待記者的行為,後果都可以十分嚴重。
傳媒因而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令施政透明度增加,令政府更重視問責,也令人民有更多訊息可參考。整個社會的政治文明程度也可以間接得以提升。
而這正是所有極權政府最不甘心面對的。還記不記得外交部發言人不久前曾對海外傳媒說,劉霞現在是自由的,還享有所有公民同樣的權利。但最近流傳出來的訊息又是如何?律師王全璋,被政府拘捕超過1,000多日,不但仍未檢控,而且更是不知所終。面對如此局面,政府最希望的當然是沒有傳媒去報道。偏偏獨立的傳媒就是要做這樣的工作,就是要發掘及揭露事情背後的真相。
在極權專制之下,權力的行使往往出現很多不合理、濫用、甚至是扭曲人性的操作。傳媒強調對事實信息的傳播,自然會令習慣了肆無忌憚地攬權的政府敵視。
說穿了,敵視傳媒其實就是敵視所有有權知道真相的人民及社會。同時,要壓制傳媒,要千方百計阻止他們報道事實,根本原因就是這個政府沒有能力面對事實。因為這個政權心裏明白,其所作所為在制度及法律的框架下完全過不到關。

流氓行徑令人心越行越遠

汶川大地震既是天災,也是人禍,這一點怠無疑問。當年令死傷人數如此高的主因是豆腐渣工程,是基層政府的制度性腐朽。災情發生之初,政府可以透過訴諸悲情而得到世界的同情;一句「多難興邦」,也可激勵全國上下的士氣。但隨着事實的逐步揭露,在天災背後的人禍因素便越來越清楚。而這正是政府不能面對的事實。而且,各界在災後的巨額捐款,也確實有不少是交代得不清不楚。這些不也是這個政權不能面對的事實嗎?不能改變事實,便要令事實不再繼續曝光。限制傳媒採訪、由政府控制公開訊息、甚至暴力對待記者,也就是順理成章的行為了。
中國多年來都在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在最後幾名,這都不令人意外。中共政權可以繼續自欺欺人,不斷宣稱自己是法治國家,繼續讓村官扮百姓來騷擾、毆打記者。甚至可繼續把「國家安全」、「社會要穩定」這些理由抬出來為其惡行說項。但為何近年有更多人視中共治下的中國越來越像個流氓國家?為何有更多國家對中共政權的好意減低、敵意提升?就連在香港這個已在中共股掌之下的所謂特區,因為言論及新聞自由還不至於淪落得如內地,這個政權的所作所為也就讓人看得清楚、心裏明白。結果就是人心越行越遠。每次有香港記者在國內受到暴力毆打,都在提醒港人,這些不是單一事件,他們不少人盼望過的融合與進步,並沒有出現。甚至越來越多人質疑,這根本不是港人願意回歸的那個國家。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