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選萬選,全球矚目的美朝元首峯會或「特金會」敲定6月在新加坡舉行。美國傳媒報道特朗普曾一再要求把峯會場地設在板門店休戰區,以展示歷史及地緣意義。只是,特朗普的國家安全政策官員包括親信國務卿蓬佩奧都不贊同以板門店作為峯會場地,一方面是安全考慮,另一方面則因板門店形同是北韓的半個主場,外交上有點美國向北韓移船就磡的味道。最終幕僚們說服特朗普不再堅持,同意選新加坡作為高峯會場地。
特金會是今年最大的國際政治騷,選場地當然充滿政治與戰略考慮。若說板門店形同北韓半個主場,要特朗普到平壤跟金正恩開峯會就更不用說了。反過來要北韓大獨裁者金正恩到美國城市如紐約(據說也一度在考慮之列)也不可能,保安考慮是其一,長程飛行的風險及成本是其二。
本來,鄰近朝鮮半島的城市例如俄國的海參崴、中國的大連、上海等都各有好處,保安及飛航距離都沒有大問題,但今次世紀大騷極可能是特朗普及金正恩兩人最重要的外交功績,兩人肯定不想讓其他國家或其他領導人分沾榮光,若峯會放在中國城市,習大大的影子將無處不在。另一方面,美俄關係乍暖還寒,特朗普再親俄也不會打一張好牌讓普京上。剩下來在亞洲區可以選的地方不多,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條件不足,剩下來就只有新加坡最合乎美國北韓雙方的要求。
左右逢源 大國夾縫中生存
話得說回來,新加坡政府幾十年來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亞洲瑞士」的努力實在功不可沒。從1965年被踢出馬來西亞聯邦被迫獨立後,新加坡政府就努力學習在大國夾縫中的生存之道。近在門外的是「牙齒印」甚多的馬來西亞及巨大的印尼。
兩國起初對華人為主的新加坡不以為然,擔心它會成為中國在東南亞的「特洛伊木馬」或棋子;此外,由於新加坡獨立後極力拉攏英、美留在區內,印尼、大馬則對西方帝國較提防,它們往往懷疑這位處交通要衝的小國是西方利益代言人。稍有不順心的事發生,印尼、馬來西亞政府隨時出手教訓新加坡。馬哈蒂爾98年任首相時,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出版回憶錄,一些內容令大馬政界人士尷尬及感到受辱,大馬政府忽然宣佈禁止新加坡軍機經過馬來西亞領空出海訓練,令新加坡甚為狼狽。
近在門外的印尼、馬來西亞外,東盟區外大國也得小心應對。已故的李光耀深知爭取英、美等大國支持的重要性,但從來沒有一面倒倚靠或跟隨英美的腳步,總是保持一些距離,不會為了英美而開罪東盟成員,更不會為了美國而忽略中國這個重要角色。
從70年代中李光耀開始跟中國最高層打交道,建立個人關係及溝通渠道,還在76年首次訪華時見到毛澤東。四人幫倒台後復出的鄧小平在78年11月改革開放前夕出訪新加坡,比他到美國訪問還早,當中可見新加坡花的氣力沒有白費。
到中國快速崛起形成更大威脅,新加坡政府仍盡力在中美兩強中保持平衡,既鼓勵美國勢力留在亞洲,也歡迎中國加強在區域的經濟活動。巧妙的戰略平衡不但保存了這小國的迴旋空間,也突出了新加坡中立的形象與位置,取得大國的信任。習近平選擇在新加坡與馬英九見面正是累積的成果。
那辦這樣的峯會有甚麼好處呢?首先是可以提升小國的國際地位與曝光,在以實力為主的國際社會佔上一席,要在談判桌佔一席不易,新加坡今次在特金會卻至少拿到觀察員身份,比日本只能做局外人強得多。其二是擴大關係網,透過辦峯會跟大國官員建立較密切聯繫以至秘密聯繫。單是蒐集情報及最新形勢已是用多少錢都換不了的好處。
其三是讓大國領袖欠自己一個人情,將來需要幫助時便有籌碼可用,隨時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以今次為例,特朗普就答允積極考慮今年秋季國事訪問新加坡及出席東盟峯會。對新加坡這一個人口只有500多萬的小國而言,超級大國領袖來訪可大大提升國際地位,是多少宣傳費都換不到的。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