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女作家戲謔創作「大灣區人」一詞,親中愛國抄襲,聲稱「將來沒有『香港人』,只有『大灣區人』」,遭到社論主筆駁斥。「大灣區長」則欲掀筆戰護航。
「大灣區」是美國人發明的地理名詞,三藩市、屋崙、聖荷西、聖卡拉,一條金門橋連接,西斜日落,粼光萬點,都沐浴在國父華盛頓創立的美國民主自由價值觀的同一天空下,不會河口一邊有死刑,一邊沒有;或一邊准看色情書刊,另一邊同一行為若抓着了,會用石頭擲死。也不會有一艘「洗頭艇」,由沙卡曼桃卡拉開到河口另一邊,將幾個黑人綁走,繼而失蹤。
關鍵在親中愛國豪言之「將來只有大灣區人,沒有香港人」,這「沒有」兩個字。
是怎樣的「沒有」法?魔鬼在細節裏,就有趣了。納粹德國一度想建成一個「沒有猶太人」的理想世界。馬克思列寧也想建立一個「沒有剝削階級」的共產烏托邦。毛主席建立了一個「沒有地主階級」的新中國。赤柬的波布攻佔金邊之後,也成功令柬埔寨沒有了城市,以及沒有了城市人、有產者、知識份子,以及沒有了一切戴眼鏡的人。
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心智框架之下(且借用中國人也由西方抄襲來的名詞),當你聽見有人開始講「沒有這個階級」,或「沒有那種人」,就要重溫歷史,然後你會明白,當沒有了固有的一種人,廣場大媽、維園阿伯、紅衛兵等種種新生物,就會冒出來了。
至於「大灣區人」,以中國人自己的地理邏輯,當然也是沒有的。譬如上海早已定為「長三角經濟圈」,到了今天,大陸上沒有「長三角人」,上海人還在弄堂裏自稱「阿拉上海人」,杭州人還自稱杭州人,並不「存在」中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所預測定性之「獨上」和「獨杭」。否則,解放軍早就屠城了。
中國語言文化,有江南人,無「長三角人」;有嶺南人,無「珠三角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有廣州人、香港人、澳門人,也有暗藏一本居英權的假中國人和半真香港人(香港畢竟是英國開的埠),不會有「你做埋我嗰份」的大灣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