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風波】反普教中撐本地文化 港大教授捍衞廣東話

【母語風波】
反普教中撐本地文化 港大教授捍衞廣東話

「粵語是否港人的母語」,呢個問題近日喺教育界引起唔少風波。

特首林鄭月娥喺立法會答問大會被邵議員問到母語係乜嘅時候 ,回答:「對唔住,我唔答呢個無聊問題」之後, 引起社會各界熱烈討論粵語地位 。究竟喺今時今日嘅香港,廣東話,甚至廣東歌,仲有冇價值呢?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喺立法會答問大會,迴避邵議員「你嘅母語係乜嘢」嘅問題。

港大教授朱耀偉博士話:「廣東話一定係我母語。」

朱教授現任港大文學院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教授、香港研究課程總監。

朱教授欣賞廣東歌歌詞用字夠簡潔傳神,非常樂於分享對粵語流行歌詞嘅研究心得。

日前動主播RachelBee請嚟香港大學教授朱耀偉博士接受訪問。朱教授被問到佢嘅母語係乜,「我自己個人睇法就係,廣東話一定係我母語囉 。因為我出世懂性以來 ,最初淨係識講廣東話, 後來先慢慢學英文,再後來學普通話。」毫不猶疑回答咗特首迴避嘅「無聊問題」。

身為港大香港研究課程總監,朱教授除咗捍衛廣東話,亦希望可以將香港文化傳承落去。佢多年嚟致力研究粵語流行文化,尤其粵語流行曲歌詞,更著有近20本相關書籍及其他論文。朱教授喺港大教授嘅其中一個課程「香港粵語流行歌詞概論 」,係港大中文系以外,少數用廣東話授課嘅科目之一。懷住滿腔熱誠分享對粵語流行歌詞嘅研究心得,朱教授話因為廣東歌歌詞用字簡潔傳神,而呢種流行文化對港人嘅身份認同問題亦息息相關。「冇人話畀我哋聽咩係香港人,咁我哋都係喺生活裏面,例如我哋睇嗰啲戲、聽嗰啲歌、睇嗰啲電視劇、着嗰啲衫、食嗰啲茶餐廳食物,咁樣去長大,變成咗身份認同嘅一部份。」

同唔少學者一樣,朱教授擔心廣東話會淪為heritage language,喺街市買餸講價先聽到。

朱教授希望通過研究、分享,推動香港流行文化發展。

相信羅文唱嘅《獅子山下》對唔少港人嚟講 ,係一首代表到香港精神嘅廣東歌。你又點睇呢?

問到朱教授揀一首代表香港嘅廣東歌,佢話佢嗰個年代嘅人可能都會揀《獅子山下》,但同時慨歎,隨住社會變遷,用《獅子山下》嚟代表而家嘅香港精神可能已經不合時宜。事實上,香港回歸之後,唔少學者都擔心廣東話嘅位置會漸漸被普通話取代。朱教授坦言身同感受,「我參加嘅研討會所謂正經嘅場合 、official嘅場合 ,大部份唔係講英文,就講普通話。」唔通他朝有日,會好似朱教授所講,廣東話會淪為heritage language,喺街市買餸講價先聽到?

採訪:RachelBee
攝錄:馮峰、NEO

精選娛聞,喺晒《娛果》
http://fb.com/appledaily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