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敗家時,每屆世界盃,都要儲世界盃貼紙,由1986年墨西哥一屆至今,從未間斷。
曾經寫過,我對體育及足球的愛好源自兒時玩意;如果說《足球小將》提起了我的興趣,這本世界盃集圖冊就把我的熱愛推向另一個層次。廿多年前,互聯網三字尚未出現,除電視報紙以外,就只餘下幾本雜誌。接觸足球資訊門路不多;這本集圖冊除卻球星照片,亦有賽程和主辦國場館資料,還有世界盃歷史等等,以當時的標準來說,已經非常豐富。
1986年我還就讀小學二年級,基本上是由爸爸替我儲齊;四年之後,我成為了一個即將脫離小學雞階段的小學雞,才真正領略這個遊戲的真諦──交換。因為以當時的財力,想單憑一己之力儲齊幾近不可能,和同學交換,就成唯一出路。我擁你沒有的球星貼紙、你又有我欠缺的那些;你認為一張換一張公平?我認為用兩張普通的換我一張銀質貼紙才化算。
除了交換,另一個趣味來自準備拆開貼紙包的忐忑,是「我爭幾張咋!下一包有冇呢?再下一包有冇呢!」人就是如此,一早把所有貼紙給我不好玩,「估吓估吓」才過癮。
多年後的今天,「財力」自然比廿多年前好,但我依然享受交換,和逐包拆開的尋寶心情。電郵興起,集郵式微,那種需要面對面交往的收集玩意買少見少;這本集圖冊雖早已推出電子版,但我還是期盼實體版能一直推出。當我那天走在街頭,像個儍佬般東奔西走找貼紙;多年沒見的小學同學,竟然因想交換貼紙再次聯絡上。我,彷彿回到廿多年前的夏天,有點感動呀。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