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問題專家、心理學家、精神科專家、健康專家,總是鼓勵人們心中不要有太多負面情緒,要快樂,不要憂愁,要讓愛和希望陪伴在你生活中……,所謂的正能量充沛。
這些都對極了,要做一個樂觀積極的人,要懂得怎樣去解決問題,憂慮恐懼是生命的浪費……話是不錯,但誰能應許你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陽光明媚清風徐來的好日子呢?如果不是,那麼你又該當如何?
坦白說,如今的我,不知道有多懷念生命中曾有過的那些憂愁、等待、焦慮、長夜不能成眠的日子,又有多麼慶幸走過那麼多泥濘滿佈,前無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後又無退路,徬徨無助的歲月。一向說:人生最好玩的階段是你不知道前途在那裏?無法估計有些什麼正在等待你,有如小兵過河一般,幾乎是一切都屬於未知數的年代,你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能力可以發揮,行到了水窮處,還能坐看雲起?有多聰明有多愚笨,有多少冤枉路要走?專家也許可以告訴情緒上出了毛病的人,你目前所經歷的正是每一個人都必需經歷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沒什麼了不起,走着瞧就是,只可惜,你去求教求助的人,多半不會這樣說,而會把你的情況說成是一種病態而不是常態,還帶着一種優越感,指導着你該當如何,而不是讓你去接受它面對它,去靜下心來思考,去看清真正的自己,去評估一下你所面對的現實中,有多少是可以放下的、可以解決的、可以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情的,自省之後,忽然的能讓你豁然開朗起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也都是這樣變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