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組織:應循機制上訴

病人組織:應循機制上訴

【本報訊】紗布封喉事故主診醫生黃卓義被醫委會除牌6個月,觸發逾4,000名醫生聯署反擊,批評裁決超出醫生承擔責任範圍。病人組織反駁,事故經過多年來不同聆訊,直至醫委會重判後,醫生組織才提出釐清與護士的職責,「有少少馬後炮」。

憂影響紀律聆訊公正性

不少醫生認為醫委會重判是「攞醫生祭旗」,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不認同,「呢啲講法有啲以偏概全」。他指事故後經過不同聆訊,即使涉事醫生不滿裁決結果,現行也有上訴機制,矛頭不應指向醫委會,擔心日後處理病人投訴時產生更大對抗性。
林指事故引發很多討論,裁決也指醫生交託工作給護士,但仍有責任照顧病人,惟裁決後才有醫生組織提出要釐清職責,「我哋覺得有少少馬後炮」,擔心影響日後醫委會紀律聆訊的公正性,甚至令醫生和護士處於對立點。
前線醫生聯盟在聯署聲明指,醫委會的裁決「只會催生動輒興訴、防禦性醫療」。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對此表示遺憾,強調醫生應指示護士進行正確護理程序,而非解讀成「護士犯錯由醫生承擔責任」。他理解醫生工作量大,但希望聯盟三思聯署對醫學界影響。
護士協會主席、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強調,治療方案需醫護合作,事故的涉事護士和醫生均被判有責任,不應演繹為醫生有終極責任。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