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擊退IS後首大選 阿巴迪爭連任

伊拉克擊退IS後首大選 阿巴迪爭連任

伊拉克今日會舉行擊退伊斯蘭國(IS)後首次大選,為能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政府打擊貪污帶來機會,甚至可能改變地區勢力平衡,亦是對現任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的信任公投。
投票在當地早上7時至下午6時(香港今中午12時至晚上11時)。今次大選有近7,000名來自約90個政黨的候選人,爭奪國會329個議席。政黨依種族和派系組成多個聯盟出選,以回應選民對於阿巴迪政府未能修補破爛基建、減低失業率和中止暴力襲擊的不滿。此外,貪污、伊朗的影響及駐伊拉克美軍等問題,都是主要議題。

聲言打貪 選民質疑成效

各方分析都認為選舉爆大冷機會不大,最具影響力的什葉派聯盟料可取得最多議席,阿巴迪領導的勝利聯盟暫有些微優勢,惟未算勝券在握。
巴格達大學政治學講師朱布里認為,阿巴迪在過去4年驅逐了IS,加上成功在伊朗和美國之間周旋,並與其他波斯灣國家改善關係,都為他賺取連任本錢,但「他未能說服國民同認他的經濟改革計劃並相信他能打擊貪污」。
更甚是,阿巴迪欲連任就不能再單靠什葉派選民支持,因為在今屆大選,什葉派選民異常分裂,故此必須爭取其他選民支持。不少遜尼派選民都認為,相對於其他主要聯盟的領袖,阿巴迪派系色彩沒有那麼濃;但他跟庫爾德族的關係就勢成水火。
即使勝利聯盟取得最多議席,由於預料不會過半數,將須經過漫長和複雜的籌組聯合政府談判。他的兩名主要挑戰者,領袖法治國家聯盟的前任總理馬利基(Nuri al-Maliki),以及獲什葉派民兵組織指揮官阿米里(Hadi al-Amiri)領導的法塔赫聯盟,與國際社會關係較佳,亦較獲跨派系支持。
路透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