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將臨,一位朋友路經某酒樓,見有招紙曰:「共聚天倫」。他上中共國百度網,查得以下說明:「一家團聚享受天倫之樂,曰『共聚天倫』。『共敍天倫』則指外人與老人說起家中天倫之樂,如『戰士與老人共敍天倫』。但『敍』其實是『聚』的別字。」他感到奇怪,來函垂問;我讀罷百度所言,也只能歎一句:厲害了,中共的現代漢語。
我從來只知道「共敍天倫」。天倫即兄先弟後的天然倫次,原指兄弟之情,見《穀梁傳˙隱公元年》之論魯隱公與其弟:「兄弟,天倫也。」今天,父母子女之情,也常用「天倫」來說。
「敍」則是「抒發」或「表達」,例如王羲之《蘭亭集序》說:「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共敍天倫即「一起抒發天倫之樂」,所以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談到與諸弟歡宴:「會桃李之芳園,序(敍)天倫之樂事。」清朝鄭用錫《和曾爾雲茂才見贈》詩談到不受官場羈縻,則曰:「無官好敍天倫樂」。李白和鄭用錫都不是要去跟什麼戰士閑話家中天倫之樂。他們當然更不是寫別字。
清朝錢泳《履園叢話》卷八載:徐荔村客居如皋,歲末思家,卻為窮所困,賦《歲暮寄內》詩說:「寫到家書千點淚,算來歸計十分難。此身只當從軍死,累爾青鸞鏡影單。」校官陶學博妻子顧氏讀之淚下,為他籌集盤纏,「團聚其天倫之樂事」。這個「團聚」,意思是「成全」,和百度所謂「共聚天倫」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