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府教育局引清兵入關,引用北域淘寶型「榮譽專家顧問」,企圖抹殺粵語,引起香港一場語言辯論。若討厭政治,但喜歡學術,或愛好歷史,反而可藉此增長於中華文化知識,橫而覽觀全球化,縱則檢視中國語言史,開拓視野,是大好事。
中國人口經歷三次大遷徙:秦代設置五十郡而平百越、晉室衣冠南渡、南宋傾亡而逃離蠻蒙,今日的廣府話、客家話、潮汕話、閩南話,保留大量先秦至南宋的古音,這一點漸人人皆知,不必多言。
閩南話將「鍋」仍稱為「鼎」,即是例證。粵語更多。稱「行路」而非普通話的「走路」,東漢古詩「行行重行行,與君相別離」,也證明香港人事事稱北京為「阿爺」,但論語言,操普通話的北京和山西人,才是香港粵籍人的孫子。
粵語不說「談話」,說「傾偈」。南北朝大量佛經典籍傳入,「偈」是古印度語金句頌詞之意。「傾」是「傾訴」,所以「傾偈」就是談話,「傾密偈」就是說悄悄的私房話。粵語不是方言(Dialect),有本身的系統氣派,而是由聯合國確認的語言(Language)。
粵語不說「是」,而稱「係」。水滸裏例證甚多:「捕捉打死鄭屠犯人魯達,即係經略府提轄」。北宋時「係」已經是通用的官文。
說起水滸裏的北宋,當然不可忘了「無厘頭」王婆這個小角色罵人之出處。所謂的「無厘頭」,後面還有一個疑似粗口「尻」字,現代香港,以為是髒字,為之隱略。
實際上北宋市井的原話,叫「莫理頭尻」。「尻」不是男性生殖器,而是尾脊骨下截那凸出來的一小塊尾巴的殘餘。日文的「尻尾」即是尾巴。有一首著名的情詩:「如果人有尻尾,說起來不好意思,只要和你在一起,一定會止不住搖起來。」詩不是色情,而是浪漫,所以日本漫畫家小池一夫,有一作品,叫做「青春の尻尾」。
「莫理頭尻」是指粗心大意,首尾錯亂,本末倒置。該列為優先的,放到最後;最不重要的視同頭等大事。香港人崇拜周星馳,「莫理頭尻」「演變」為「無厘頭」,還誤以為那個「尻」字是男人的JJ而避忌。
特區香港教育多度折騰,變成補習天王的發達市場,當然,到了特區時代,有錢的父母紛紛送子女逃竄英國接受白種人寄宿學校教育,佔奪英國學童學額,或擠進「國際學校」殖民地尋求托庇,盛況更甚於越南船民。
身為黃皮膚的特首和教育局局長,應知這是自稱「二十一世紀中國人世紀」的中國人國恥。然而於此國恥而若無其事,反不斷狎弄本相安無事的「母語」,希望勿演變成一夥無厘頭尻的男女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