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法」】台灣食材 法式呈獻 - 何偉文

【生活方「法」】台灣食材 法式呈獻 - 何偉文

【生活方「法」】
首屆台北米芝蓮公佈之後,我一直都很想去試試它們的虛實,因為似乎不少人都對這個結果不太滿意,我的台灣朋友甚至說:「由中菜館奪得米芝蓮三星,實在是侮辱台灣菜。」當然,我是不這樣認為的,中菜與台菜各有所長,也不能憑幾顆米芝蓮星星,就可以斷定孰優孰劣。

今次趁着有少許空閒時間,特地快閃台北,訂了這家號稱以本地食材入饌的餐廳「Tairroir態芮」。Tairroir,驟耳聽來不知所云,實則卻蘊含深意,是台灣的英文"Taiwan",以及風土的法文"Terrior",混合而創出來的名字,意思很明確,就是想藉着餐廳的菜式,令大家更留意台灣的風土人情。餐廳主廚何順凱在台中出世,曾經在新加坡的米芝蓮三星餐廳Guy Savoy工作,後來又在當時的亞洲50大餐廳Jaan擔任Julian Royer的副主廚,之後才決定返回台灣開設這間餐廳。
以為主廚是在做台式法國菜,趁席間他出來介紹菜式之時,問他如何定義自己所做的菜式?他卻叫我自己感受一下。可能主廚不太懂用言語表達自己的廚藝哲學,但他確確實實將這些複雜的思想及概念放到碟上,令我確切地感受得到。
四款開胃小菜,有以南瓜茸及紫菜做成的terrine;以腐皮、蘿蔔、菇絲做成的煙素鵝;包裹着香草、洋葱的枕頭麵包;以皮蛋、豆腐作餡料的卷心酥。湯品的「松露薏難忘」,以台灣小吃四神湯為概念,用薏仁打成濃湯,再以松露提味,配上吳寶春為餐廳特製的法國麵包和紅藜麥Brioche麵包。然後是頭盤的「花花美帶子」,花椰菜乾片插在花椰菜泥之上,底部鋪滿了帶子他他,上層則是台中谷關的黑魚子醬。
整頓晚餐應該有十數道菜式吧,我不太記得吃了甚麼,因為每道菜式都太有心思,而且富有深意,有些菜式是我之後回看照片,才記起當晚吃了這道菜。眾多複雜菜式中,我最記得的是主菜「鵝比鴨卡大隻」,菜式名字有趣,亦令我聯想到很多西餐廳也會用鴨做主菜,卻好像很少會用鵝。用的是台灣南部雲林縣產的鵝,有二食:一食是煎鵝髀,下面墊着燉煮過的鵝掌,旁邊有炸脆米伴碟;二食是煎鵝胸,配栗子、蘑菇、馬告碎,最特別是放了少許Parsley蛋糕,令鵝胸感覺沒那麼油膩。一整頓晚餐下來,見識了不少台灣本土食材,也明白了大廚為何要我自己感受一下,因為這確實並非台式法國菜那麼簡單。非要我形容不可的話,我會說他是用法式的料理手法,去呈現道地的台灣食材,可謂將台菜重新解構和定義。

法國麵包

四款開胃小菜

「鵝比鴨卡大隻」二食之煎鵝胸

湯品「松露薏難忘」

食物:8.5/10
服務:4/5
環境:4/5
總評:16.5/20
消費:晚餐每人約1,000港元

Tairroir態芮 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99號

Profile:何偉文

香港出生,溫哥華長大,多倫多約克大學修讀政治學,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深造法律,現在香港執業。熱愛旅遊,閒時喜愛到處發掘美食,至今已嚐超過二百粒米芝蓮星。Facebook:Facebook.com/RHColumn

撰文:何偉文
編輯:謝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