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風起浪 浪從哪裏來?(時事評論員 劉細良) - 劉細良

無風起浪 浪從哪裏來?
(時事評論員 劉細良) - 劉細良

新民黨容海恩金句多,她最近接受傳媒訪問時又派金句,「我覺得議會內外都不應該牽涉太多政治」成為網民惡搞對象,大量二創出現。同一時間特首林鄭月娥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開腔回應通識科檢討工作,批評有人把教育議題政治化,呼籲以「教育回歸教育」原則處理教育問題,又駁斥邵家臻問她母語問題無聊。
香港人今天已成驚弓之鳥,有些少風吹草動立即戒備,原因是「政府內外都牽涉太多政治」。當日曾俊華角逐特首時受市民支持,因為他提出的休養生息切合社會心理狀態,但反過來被林鄭批評。經歷梁振英五年的施政,香港人只希望往後畀大家唞唞,用大陸講法叫做「不折騰」,可惜事與願違,中共的部署是繼續全方位進擊。
首先是反港獨擴大化,DQ6之後再DQ周庭參選資格、逼各大學校長以公開信批大學生港獨標語、發動批鬥戴耀廷言論。然後方向一轉變成對付「結束一黨專政」,無端端將這句口號變成違反《基本法》,準備作為下一步DQ的理據。如此一來,鬥爭對象由港獨派、自決派擴大至支聯會、泛民。
其實香港人已經好厭倦政治鬥爭,無風又怎能起浪,大家早已見到暗湧處處,巨人全方位進擊,教育當然首當其衝。教科書用語審查本屬政治敏感議題,教育局以至政府上下根本沒有一個說法,為甚麼我們習以為常的用語今天變成不正確,大家見到背後有中共干預的手指模,香港人憂慮的不是今後「香港位於中國南方」是否消失,而是背後老大哥用放大鏡在審查香港教科書,猶如文革時從一篇文章、一封家書、一本小說的字裏行間推斷出反革命蛛絲馬迹。然後再爆出教育局檢討通識科,過去建制議員多次批評通識,將「特區青年造反」歸咎該學科,而教育局的課程小組一直認為通識科沒有問題,成效良好,大家自然疑惑何以忽然要作檢討呢?是否又是政治干預教育,至於那篇教育局網頁大陸山寨專家的「廣東話非母語」文章,猶如當年浸大出版的《中國模式》國民教育手冊,當房間內煤氣洩漏,小小火花也足夠引發大爆炸。

黨官指點江山矮化港府

政府不應諉過市民捕風捉影、傳媒無風起浪,而是反省檢討究竟官民之間出了甚麼問題。中共的強勢干預,令特區政府官員,以至新特首短時間內已失去了香港人的政治信任,這才是無風起浪的根本原因。大家認為「中環西環行埋」,背後是有一整套hidden agenda,這些不可告人的計劃,正在一步步實施。每一次共黨官員就香港事務公開指指點點,客觀上就是公開矮化特首,公開削弱特區政府政治信任。一旦失去信任,市民不再相信政府會捍衞自治,在中港矛盾問題上據理力爭,穩站香港利益一方。
林鄭月娥可能真的認為邵家臻問題無聊拒絕回答,但公眾想法可不一樣,他們反過來會問為何特首三次不承認廣東話是母語,Must be something!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