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此欄寫了三年多,三年下來,有關自己以往從工作中培養出來的習慣已分享過幾次;關於用字,許多細節平時鮮有留意,但留心咀嚼一下,會發現其實頗有趣味。這篇再跟大家談談。
恩師伍晃榮先生(圖)對用字看得非常重。初出茅廬,少不更事,以為只是上一輩人對文字比較執着,不過很快就發現那其實是對傳媒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簡單如一個「位」字,用法都要斟酌。伍老認為,「位」屬帶敬語味道的量詞,如:「一位偉人」、「這位發明家」等等;曾經寫過一句「一位球員因為服用禁藥被罰停賽」,結果被罵了足足一天;近年也見過有報道寫「一位囚犯」;「一名」、「一個」,才是比較中性的量詞。
除了量詞,還有稱謂。近年網上媒體於社交平台發稿,出Post者愛自稱「小編」;自我謙稱本來沒有問題,就如形容自己的家為「寒舍」,別人居所則稱「府上」。不過謙稱只限自稱,以「小編」稱呼人家,並不恰當;正如你不會說:「我幾時可以大駕光臨你寒舍呀?」一樣。
說回體育,「母會」,通常指球員出道的那家球會;一個球員一生效力幾多支球隊都好,母會就只有一家。試過於球員倒戈時寫錯,被立刻指正:「喂,人哋之前踢過嗰隊啫,一定係『母會』嚟㗎咩?做咩夾硬幫人換咗個母會呀?人哋媽咪係邊個輪到你話事㗎?」
說到這裏,相信任誰都猜到我在說些甚麼了。一如母會,何種語言是才是「母」語?不必爭論,也不需找外人定奪,因為打從你牙牙學語一刻,就已經決定好了;再說白一點好了:我的母語是廣東話,就只有廣東話。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