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開着,一邊做事一邊聽電視。這也是一種都市習慣,回家隨手打開了電視,卻又不是坐下來看,而是聽,聽節目,聽新聞,聽到有吸引之處,再看兩眼,來不及看,也無所謂。
於是我聽見了「施比受更有福」這一句,應該是個慈善廣告吧。
「施比受更有福」當是說給施者聽的,這句話很有效,好有好報,幫了人的人有福了。許多捐輸付出的人感覺良好了。但是記得有一次聽到些「受」的人說,他們聽到這句話,則感到不舒服,覺得人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沒有顧及他們的感受。本來得到善意幫助是一種福氣,但「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不但劃出了「施」與「受」的等級高下,甚至還把「福氣」也劃了等級。把本來令人感恩的福氣作個比較,好像在說,我給你了,你有福了,但我還是比你更有福。
跟我說這番話的人特別聲明,每次得到善意幫助真的感恩,覺得「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不舒服也不是忘恩負義,只是有一種無奈的悲涼,似乎永遠低人一等,就算有福了,那福氣還是低人一等。
從那次以後,我聽見「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也敏感起來,這也算是一種警惕,做了好事會少些沾沾自喜,會得多些顧及別人的感受,在幫人的同時,不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