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北韓比香港更快有民主?(李柱銘) - 李柱銘

難道北韓比香港更快有民主?(李柱銘) - 李柱銘

上周最轟動國際的新聞,肯定是兩韓峯會。雖然這不是南北韓領袖首次會談,但卻是半島分裂以來,首次有北韓領袖踏足南韓。
有別於幾個月前戰事一觸即發的繃緊氣氛,今次兩位領袖會談後,隨即攜手發表《板門店宣言》,提出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的目標,雙方同意終止所有敵對行為,並會爭取在今年內簽訂永久和平條約。同時,兩韓亦會恢復離散家庭團聚活動,並同意在開城設立常設的官員聯絡辦公室,以及未來會通過首腦熱線商討重大事件等。
兩韓和談踏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不過,外界有不少分析仍抱持觀望態度,因為南北韓過往也曾兩次簽訂宣言——《南北共同宣言》及《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但其後北韓都背棄協議,故此,北韓今次的無核宣言仍存在變數。
南北韓的關係出現如此突破性發展,筆者當然為兩韓人民感到高興。記得在15年11月,我曾應邀到首爾出席一個國際會議,主題是探討北韓的人權和自由的問題。當時為韓國副外長的趙太烈在會上表示,南韓政府非常重視朝鮮人權與核武的問題,認為這是實現兩韓統一的道路上所必須處理的事情。的而且確,北韓的人權問題極需要各國的重視,我在該次會議上曾作出一個比喻——當一個美洲人、一個歐洲人、一個非洲人和一個亞洲人,都被他們的政府關在監獄裏,他們對重獲自由,都會有同樣的渴望;假如他們的手臂被扭斷,他們會感到同樣的痛楚;若是向他們的頭射一槍,他們也同樣會死亡——因此,在基本人權方面,是沒有種族、地域、膚色的區分,任何人的人權和自由均應獲得尊重,亦需要大家的捍衞。對於北韓人權所受到的侵犯,我們不可隔岸觀火,必須仗義執言,否則,一旦我們的人權自由日後遭當權者剝奪,其他人就同樣不會為我們發聲。
當時筆者覺得南韓政府提出的統一計劃難以實現,因雙方不可能就朝鮮的核武問題達成任何共識,所以當時我認為特區一定會在兩韓和平統一前落實真普選。

港民主為兩岸和平統一關鍵

時移勢易,雖則南北韓領袖和談的過程不一定會暢通無阻,但起碼讓人看見希望與機會。反觀香港的民主前景,卻是越來越晦暗不明,如果此情況持續下去,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曾經,港人以為在一國兩制下,非但可保持資本主義和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法治、人權、自由等香港核心價值五十年不變之外,更可以發展民主政制,普選產生特首及全體立法會議員。可惜,這個本來明確的目標,竟是離我們越來越遠,雙普選的落實看來更遙遙無期,再加上中共治港者近年巧立「港獨」名目,千方百計地衝擊香港的核心價值,強調中央對特區的「全面管治權」,又利用人大常委會的釋法權,去僭越特區的權力。近期,他們更進一步打算透過《憲法》,來取締《聯合聲明》及《基本法》已授予特區的高度自治權。
縱然特區的民主前景充滿不明朗因素,但港人並沒有放棄對民主的追求。回歸以來的選舉中,民主派的得票率依然是超過獲中共一手扶植的保皇黨。筆者相信只要大家不放棄,繼續積極爭取,有朝一日,奇蹟也會在特區發生。
如果兩韓順利和平統一,南韓便會將民主、人權、自由等價值觀帶到北韓,就如89年東西德統一般。筆者常提醒特區乃是促成兩岸和平統一的關鍵。因此,為了落實偉大的中國夢,領導人一定要立即撥亂反正,回歸鄧小平訂立的治國、治港藍圖,在港推行民主,真正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有香港作為榜樣,兩岸才有可能順利地和平統一。
這才稱得上是中華民族的中國夢!

李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