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兩地近日連串事件形象地演繹了甚麼叫作:想監督政府?沒門!香港立法會議員昨日視察高鐵西九站時,竟被拒「內地派駐機構辦公備勤區」門外。中國總理李克強上周宣稱「要讓人民全程監督政府行為」,但標題隨即被政府網、門戶網站刪除,讓網民感慨:「請教中堂大人:我拿甚麼監督你?」
俗言說:賣仔莫摸頭,摸頭眼淚流。高鐵西九站割地設立中國口岸區,割地交易尚未完成,相關法例尚待立法會通過,香港議員已失去視察、監督資格。這讓港人情何以堪?難怪有議員擔心,中國口岸區與香港口岸區只是一道防煙門之隔,日後隨時會淪為「洗頭門」。
中國大數據 只用於監管民眾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香港立法會對政府的監督功能如此萎縮,不難想像,港官效忠的中國政府又是如何接受監督的。最諷刺的莫過於,連李克強「要讓人民全程監督政府行為」的指示也只走一小段路就被和諧了。
李克強上周五在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上表示:「要充份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資訊技術,讓人民全程監督政府行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中國政府網、新浪網等初初都以〈李克強:讓人民全程監督政府行為〉為題報道,但新華社後來的報道刪除了相關內容,中國政府網等網站也刪除了原有的標題。
李克強指示遭中國政府網如此折騰,網民挖苦:「報紙歸你,電視歸你,網絡歸你,電台歸你,軍隊歸你,警察歸你,五毛歸你,愚民歸你,專政歸你,謊言歸你,暴政歸你,假民主還歸你,你國居民發條微博吧,想刪你就刪,說抓你就抓,想判你就判……請教中堂大人:我拿甚麼監督你?」
其實,中國互聯網、大數據等資訊技術,根本不是用於監督政府,而是只用於監管民眾。其中,北京大學、廈門大學的網絡監控近期就各自因一名女大學生的言行而醜態畢露。北大女生岳昕因要求校方公開前教授性侵學生致其自殺身亡的資訊而受迫害,引發校內外聲援風波,讓校方陷入學潮恐慌,動用24小時輿情報送值班制度,加強對學生網絡言論監控,並在大字報區安裝監控攝像頭。
強化監管學生 中港政治同質
廈門大學因女大學生田佳良怒斥不守規矩的中國人為「你支」(支那),惹起「精日」(精神上的日本人)風波後,校方不只懲處了學生,又公佈嚴苛的《學生審核條例》,要求報考該校或在校內參與評優評獎、申請入黨,都要提供社交網站的賬號及密碼,授權校方審查,並宣稱校方「現已和騰訊、新浪、facebook和Twitter等公司以及國家相關機構達成協議」。廈門大學不惜翻牆監控學生的網絡言論,不能不令人感嘆:「厲害啊,你的國!」
北大、廈大校方的行為,其實與香港教育大學、中文大學的標語事件相類似,也是中港兩地政治同質化的表現。想監督政府?沒門!想監管學生、監管異見聲音?方法有萬萬千千,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中共、港府今日可以阻斷香港議員的視察之路,可以阻斷言論自由之路,明日就可能入侵議員、學生、市民的網絡世界。
不過,網絡世界注定是獨裁者的末日。岳昕的大字報被撕走了,但隨即出現在區塊鏈──這個承載虛擬貨幣交易的互聯網平台,再也無法刪除,讓中共和北大的醜態永遠留在了互聯網上。中國也好,香港也好,網絡的抗爭力量、監督力量,都會在面對當局的壓迫、封殺時,闖出新的途徑,進而影響現實世界,給這個世界留下希望。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