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與「恢復」,到底有否不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最近因此被圍攻,但事件擾攘一輪,最近復歸平淡,不知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兩度出動「解說」是否有助事件降溫,但當大家聚焦於曾鈺成的分析,更多政界留意到風頭火勢之時,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委員李浩然接連發表兩篇解說文章,落力發文的意義可堪玩味。
有政界中人留意到李浩然先後在上月21日及23日於報章撰文,內容都是有關教科書評審報告爭議,表明楊潤雄指中國一直擁有香港主權,不涉任何收回或者英國交回的說法正確,教育局的評審結果合理。
林鄭表態如出一轍
本來建制派撰文撐管治團隊非稀奇事,但李浩然的特殊背景卻令人對其出手感興趣。李浩然在北京清華大學取得法學博士學位,是中聯辦法律部長王振民首個博士學生,娥班子組班期間,盛傳中聯辦推薦他任副局長,可見背景如何「紅」厚。
據知有關評審風波發生後,娥班子獲得的指令是力撐,特首林鄭月娥曾於24日行會前表態,指教科書用字若可以「精準些」是無可厚非。
翻看李浩然21日發表的文章,當中就一句「教科書內容講求精準,然而上述表述卻犯了根本錯誤……」,如出一轍的「精準論」,難怪惹人議論,而教育局其後向教育界發出的電郵,除了如常包括楊潤雄公開言論,更附有李浩然文章的「延伸閱讀」,有政界相信有關問題涉及歷史教育,中央高度關注,難怪「小小護法」要頻頻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