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析時務:叉頸搶fo 高球場擁護派輸少當贏 - 李八方

八方析時務:
叉頸搶fo 高球場擁護派輸少當贏 - 李八方

雷聲大大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周四發表的諮詢文件,由於18個選項事前已經循不同人士及方式披露,新鮮感不足,加上坊間當時正追蹤手機「峯」暴最新發展,頭炮未響,翌日更被粉嶺高球場外的叉頸衝突搶焦,未能即時掀起討論氣氛,似乎生不逢時,但有官員認為諮詢長達5個月,不爭朝夕。

聯盟擬推局部發展

雖然天有不測之「峯」雲,但一如所料,粉嶺高爾夫球場仍然是市民最關注的爭議點,因土地大辯論而誕生的「香港高爾夫大聯盟」已經開始連串輿論攻勢,以扭轉打高球是有錢人玩意為目標,以普及高球運動為賣點,力爭保留粉嶺高球場。
有支持保留粉嶺高球場的政界中人坦言,這場民意戰極度難打,皆因住屋與打高球兩樣事項作比較,民意肯定較多站於收回球場一邊,故對全面保留球場不感樂觀,更引述部份同陣營人士認為「輸少當贏」,最終球場若只局部收回用地,未必是最壞結果,但肯定的是若不負隅頑抗,極可能整塊土地不保。
其實有關土地小組美其名是尋求共識,但政府的土地發展方向,一早心中有數,有曾被摸底的政界中人稱,他感覺政府似乎認定局部發展粉嶺高球場已是最佳讓步方案,說到底若大鑼大鼓後,球場寸土不動,則或又有屈服於權貴的批評,試問「好打得」兼且相當重視民意支持的特首林鄭月娥,肯收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