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私仇的特別技巧 - 馮睎乾

公報私仇的特別技巧 - 馮睎乾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不懂政治就不懂做人。但現今很多全職從政的人,非但欠缺政治智慧,簡直連政治常識也沒有。堂堂立法會議員,居然像小學雞一樣搶電話,叫人啼笑皆非。電話內有什麼私隱,值得這樣奮不顧身呢?哪怕有你的「閃卡」,你也不能搶。今天時勢,親共派議員高呼「殺無赦」也無穿無爛,但你反建制,即使講個「奪」字也非常暴力,隨時要拉要鎖,何況把那「奪」字付諸行動?
沒常識的人畢竟是少數(希望吧),缺乏智慧則比比皆是。不說政壇,就以兩個月前的巴士罷工為例:車長葉蔚琳爭取加薪,發動罷工,結果響應的車長只有小貓三四隻,為什麼?恕我直言,方法實在太笨。世上沒有打工仔會反對加薪,正如香港一般市民,也不會反對公平公正的真普選,但為什麼有人動員爭取的時候,前者反應冷淡,後者導致社會撕裂?理由很簡單,就是發起人不懂玩遊戲──不懂,自然就會失敗,勿跟事實辯論。
巴士如何罷工才能奏效呢?有人提議,車長可以不收錢,照開車,自然大受市民歡迎。但這樣做極不專業,恐怕也是犯法。半月前我見到做車長的朋友B,問他對罷工的看法。他沒參加,以下是理由:葉蔚琳呼籲車長在晚上八時「行到邊,停到邊」,令全港大塞車,不但犯法,也違反專業操守,車長怎可能支持?當然睬你都傻。B接着說:「想人支持你,有個辦法好簡單,就係按章埋站,唔停到正一正,就唔開車門上落客。咁做唔單止冇犯法,直情完全遵守公司規則,仲有咩理由炒你?你咁玩,好多車長都會加入,大部分巴士按章埋站,一定交通大擠塞,效果冇分別,但就理直氣壯得多,點會無端白事停架巴士喺路中心呢?」
不管目標多麼高尚,若手段說不通,就有很大機會失敗。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不是跟你講道德上的是非觀念,而是講實戰中的利害關係。「出師有名」的「名」,涉及形勢人心的互動,是一種兵法。做任何事,總該順着規則和制度來玩,即使規則和制度對你不利。世上沒有所謂公平或不公平的規則,只有你懂不懂活用的規則。車長按章埋站的玩法,原理就是「楚之菁茅不貢於天子三年」,明白嗎?
在春秋時代,齊桓公的夫人蔡姬是蔡穆侯的妹妹,有一天桓公與蔡姬泛舟池上,這夫人很頑皮,把舟子左右搖蕩,桓公嚇得面青,但阻也阻不了。一怒之下,就把老婆趕返娘家,不久又想召她回來。然而蔡侯已把妹妹嫁出去了──據馬王堆帛書《春秋事語》所載,再嫁是蔡姬本人的意思──桓公勃然大怒,要發兵打蔡國。管仲進諫,叫他不要小題大做,但桓公堅持,管仲只好獻計:「必不得已,楚之菁茅不貢於天子三年矣,君不如舉兵為天子伐楚。楚服,因還襲蔡,曰『余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聽從』,因遂滅之。此義於名而利於實,故必有為天子誅之名,而有報讎之實。」(語見《韓非子》)管仲的意思是,伐蔡要有正當手段,才能一呼百應,現在楚國已經三年沒向天子進貢菁茅(是周王祭禮的必需品),應該先舉兵為天子伐楚,然後順勢襲蔡,理由是:「我幫天子打楚國,你蔡國唔嚟幫拖,抵打!」儘管楚國躺着也中槍,但有了這冠冕堂皇的理由,桓公就可大義凜然公報私仇。管仲所謂「義於名而利於實」,表示要順着規矩來玩。正當的言行是成功的一半,連這樣顯淺的道理也不懂,拜託不要從政,最好移民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