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學生考香港的文憑試,入香港的大學,這事最初聽來聳人聽聞。用以往的說法,即內地人來香港考會考,這是什麼玩法?
事情確是如此,DSE補習社已經在內地出現,我的學生也訪問了一個用文憑試成績考入中大的內地同學,由他細說從頭。
香港的大學一直錄取內地學生,行之已久。內地生在國內考高考,也有人考國際試如IB、GCE A level等,以此成績報本港的大學。內地生有專屬的學額,不影響本地生入學機會。他們沒有香港政府資助,每年要付12-14萬的國際生學費,比起政府資助本地學生的每年4萬多,高出一大截。
內地生雖以文憑試成績報讀大學,同樣要付十多萬學費,他們以超額形式獲錄取,沒有佔用本地生的學額。
我的疑問是:內地生讀得懂通識科嗎?據受訪者說,廣東人能看到無綫的新聞,對通識科的議題略懂一二,加上補習得來的筆記,靠背誦也可過關。數學科則是他們的強項,在內地生眼中,文憑試的數學科原來只及內地初中水平。高考的題目比文憑試多一倍,又不能帶計算機入試場。
單是一個廣東省,去年高考考生有75萬,要考取極佳成績才能來港升學。文憑試只有5萬多考生,要鶴立雞群相對容易。內地生有此選擇,並不出奇,但對本港大學的收生制度,又有何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