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一部探病書,姊妹們每天見面便聊着吃什麼藥,健美如薛寶釵也拿冷香丸當飯食,更甭說黛玉了,在寶哥哥面前咳血與流淚一樣容易。
吾友林燕妮自謔「林姑娘」,投射了書中對林黛玉的稱呼,也多愁善病,但比黛玉更孤傲,她不願展示於人前。眾所周知,她兩弟一妹均早逝,美國柏克萊大學畢業的她曾告訴我:「自己讀遺傳學的,怎會沒關係?但不能讓父母知道,免得他們覺得把疾病遺傳給我們四姊弟。」父母在,不言病,是孝義;老人家先後謝世,孑然一身的林姑娘抱恙,仍婉拒探問,朋友戥她心痛。某次,我攜同幼子直抵瑪麗醫院,Auntie Eunice為免小朋友失望,乃破破例,叮囑別進病房,一絲不苟化好妝才在院內coffee shop會面。美人如名將,不向人間露白頭的。
近來,情況益發令人擔心。林燕妮、馬浚偉和我是common friends,還曾加上我一家四口共吃日本菜,融融之情歷歷在目,想重溫舊夢,年多前我和馬仔約她再聚,石沉大海,當時不以為意,上月,兩大俊男(汗)復聯名相邀,依舊電話不通、WhatsApp沒覆甚至沒雙藍剔,問她秘書Jenny,Jenny說:「林小姐近排很累,所以沒有精神看WhatsApp。」我這才意識到,Eunice愈來愈怕見人,今生可有重逢?重逢時仍能把酒言歡嗎?《紅樓夢》說,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早知,那一席應更痛飲才是。
一般《紅樓夢》內容提要不外:封建大家族的墮落史、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而中學文學史課本記載:曹雪芹親撰前八十回,高鶚續寫後四十回,水平遠遠不如云云。我從小入腦,到拿原著讀時不禁奇怪,怎麼查抄賈府、寶玉被騙婚、黛玉魂歸離恨天等等大情節、各場面都盡在後四十回的?不是說高鶚寫得差嗎?少不更事的我專揀結局來看,貪夠煽情夠感動。如今識盡愁滋味,我重讀方明白,高鶚的確寫得差,而且浮淺,十二金釵文采風流悠悠徐徐度過八十回,急管繁絃四十回內大引爆曲終人散是否頭重腳輕?諗深一層,曹雪芹會不會是故意擱筆?美麗的人和事既然在前三分之二已埋下注定衰敗的伏線,還用狠心劃上句號嗎?高鶚才遜,歪打正着符合了曹雪芹原意──草草收場,哀傷別拖太久,嫌眾生還見得少老病苦嗎?詳頭略尾,讓書中年輕快樂的畫面顯得長些,便好。
林姑娘,你是大作家你最懂,你也為此避世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