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為何能綁架中國?(資深傳媒人 潘小濤) - 潘小濤

中興為何能綁架中國?
(資深傳媒人 潘小濤) - 潘小濤

中興通訊被美國政府禁止美國公司與其交易七年,在中國引起軒然大波。不僅中國政府及傳媒公開力挺中興,網上也是鋪天蓋地替中興鳴不平的留言。中興事件真的像不少中國人以為,是美國向中國發動的貿易戰嗎?非也!這完全是中興管理層犯下低級錯誤造成,完全是咎由自取。
中興違反禁令,偷運大量美國電子設備到伊朗,到2017年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協議,包括罰款8.92億美元,開除4名高級職員,並對另外35人實施扣發獎金等處罰。結果呢?罰款交了,而中興未幾以發展5G為名成功集資逾130億人民幣,足夠繳交罰款;4名高管也離職了,但35名被指涉案職員並未受罰,而中興卻向美國商務部作出虛假陳述。這就觸怒了美國人,從而有這次足令中興陷入滅頂之災的封殺令。
本來,這是中興本身的問題,跨國企業被各國政府處罰的例子多不勝數──微軟等曾被歐洲多國處罰,日本汽車公司多年來都是美國針對對象,中國也以反壟斷法處罰12家日本汽車零件公司、美國高通、德國西門子等。但這些公司即使被罰數十億美元也沒掀起風波,更沒激起各國民族主義情緒,各自政府也沒指摘施罰國發動貿易戰。
相反,中興受罰卻刺激中國人反美情緒,有識之士哀嘆中華「無芯之痛」,建議像研發兩彈一星那樣,以舉國之力發展「中華芯」,擺脫受制於一片小小美國晶片的窘局,甚至連習近平也開腔說核心技術不能靠買回來。外交部也指摘美方「不負責任且危險」,希望美方不要逆潮流而動。《人民日報》聲言中國有能力應對衝擊,呼籲自力更生,稱中國五年內可解決高端晶片研發問題。北京為甚麼甘願被綁上「中興戰車」呢?

視為美圍堵政策一部份

有人懷疑,中興偷運電子產品到伊朗是政治任務,出事後才得到中央力保。但以北京慣常做法,出事後當拋棄中興而非公開力保。最重要原因就是碰巧中美貿易戰如箭在弦,美國商務部突向中興開刀,自然令人有此聯想。且中國人本就慣以陰謀論看待西方,美國不相關的政策都被視為圍堵及遏制中國,今次針對中國近年發展快速且將成為未來中美交鋒的戰略行業電子通訊業,而中興又聲言全力發展且領先美國的5G,更易令中國人認定這不僅旨在制裁中興,更是擔心中國科技發展超越美國而採取的遏制手段。
中興董事長殷一民在記者會批評美方把貿易問題政治化,聲言中興產品在中國擁有13億人民支持,有決心渡過難關,「我們絕不放棄,中興通訊的旗幟將永遠飄揚」,這種煽情的發言,令不少愛國人士熱血沸騰。
事件也刺到中國人痛處。口口聲聲躋身科技大國,產品遍佈地球,官方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也不斷吹噓各種成就,把中國製造業及科技捧上天,結果一塊小小晶片就暴露了其經濟及科技軟肋。惱羞成怒,自然要痛罵不識相的美國人了!

潘小濤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