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打擾哀愁 - 邁克

勿打擾哀愁 - 邁克

三年前鍾妮梅藻生過一場大病,洛杉磯家中失去知覺白車送進急症室,康復得非常慢,親友守口如瓶,謠言滿天飛,自此之後每逢公共空氣傳來她的歌聲,我都禁不住提心吊膽──對上一張錄音室唱片出版,已經是二零零七年的事,如果電台忽然熱播《現在兩面了》或者《胡士托》或者《大黃的士》,一定不會是好消息。幸好除了陰差陽錯成為聖誕節裝飾品的《河》,世界各地唱片騎師基本上對她毫無興趣,痴心長情粉絲於是漸漸鬆開戒備,沉溺在半麻木半自欺中,堅信沒有新聞是好新聞。上月居港期間,有一天在客棧大堂等電梯,弱弱的傳聲筒居然流出化了灰也認得的聲音,因為唱的是比死更冷的《依蒂芙和大腕》,所以不驚反笑:再別出心裁,也不會選這一首報噩耗吧,大可以放心。至於它怎麼會淪落風麈,夾雜在雞肋般的背景音樂裏,真是不問也罷──這方面我遇過最啼笑皆非的不速之客,肯定是杜赫絲《印度之歌》主題曲,慢條斯理的褪色華爾茲,原該藏在超齡文青幽秘的夢裏,但場景是巴黎第六區一間摩登超市,說到底離存在主義發源地不遠,彷彿有橫蠻而切實的存在理由,香港上環和梅藻有何瓜葛,何必勞煩她點綴太平?
《依蒂芙和大腕》收輯在一九七五的大碟《夏日草坪的噓聲》裏,我更喜歡接下來的《勿打擾哀愁》。她每張唱片,都被我編織進生活,身邊人身邊事和音符緊緊貼在一起,這張雖然面世於「前A期」,然而熱戀的時候常常聽,喚起的是一種清爽的喜悅。那幾年加州的夏季,留在皮膚上的熱度總也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