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昨日開考,今年卷一必答題有關於皇家香港警察及殖民地政府管治能力的問題,包括要求考生解答在六七暴動後,香港市民對於皇家香港警察的觀感,又要求考生詳細分析由1967至1997年的30年間,殖民地政府的管治能力是否有改善。
相關題目引用了兩項資料,首先是一幅在1974年出版的《臭香港》漫畫封面,描述當時警察不理嚴重罪案,只敲詐弱小市民。漫畫中一名警員對背後搶劫案視而不見,反而捉着一名隨地吐痰的市民,向他要求罰款1,000元,而根據試題提供資料,當時隨地吐痰的正常罰款水平為15元至100元,藉此反映當時警隊貪污賄賂嚴重。
選答題比較孫中山毛澤東
另一項資料則為一名中國大陸記者在1997年撰寫有關香港的報道,該記者引述朋友經歷,在警察幫助下快速找回丟失錢包、事後警員婉拒500元酬金,間接讚賞警察效率高及廉潔,但他認為警察因「信奉政治中立」,故對於「殖民地」一詞無感,對此「感到悲涼」。題目要求考生根據兩項資料,詳細分析殖民地政府的管治能力有否改善。
至於7選2作答的歷史卷卷二,今年則要求考生品評中國國家領導人,卷二第2題要求考生作答「認為孫中山和毛澤東哪一位是更偉大的中國領袖」;另外第1題選答題跟近代香港有關,要求考生回應是否認同在20世紀最後20年間,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有「濃烈的中國人身份認同和日漸強大的香港人身份認同」。
■記者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