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新聞刺針》做了一個出色的報道,記者取得教育局的課本評審報告,發現新編中史課本內不少句子被評為「措辭不恰當」,包括「香港位於中國南方」、「中國收回香港」等。這些句子在教科書內沿用已久,為何突然出問題了?
「香港位於中國的南方」,錯在哪裏?評審小組不會講究到要教科書指出,香港實在是位於中國東南偏南吧。又或是,這句說話錯在香港不是位於中國的南方,而是在祖國的南方?
「中國收回香港」,要不要統統改為「香港回歸祖國」?經歷過渡期的人都知道,香港人在前途談判上根本沒角色,中英兩國會談,何曾問過港人一句意見?如今寫在教科書裏,卻要港人作主動,回歸祖國懷抱?
若句子必須以中國作主語,後面應加上什麼動詞?「收回」不行,「取回」也差不多,還是要變成「祖國收回香港主權」。
這次教育局把教科書打回頭,發還重寫,肯定觸怒了某些人。課本評審小組保密,拿到這份報告的沒多少人,要不是小組成員,就是書商,若非忍無可忍,斷不會找記者去。教育局做得太過分,連以往傾向建制的教育界人士都看不過眼。
改寫歷史用詞,目的在改變學生的史觀,但手法太拙劣。選修中史的學生已經愈來愈少,局方還要在教科書裏上下其手,無異於迫走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