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線新聞》,教育局的課本評審小組,要求修改中史教科書內不少語句。「中國收回香港」、「香港位於中國南方」等句子,課本沿用多年,但時移世易,以上說法今年都被評「措辭不恰當」。得悉教育局這樣說,我非常震驚。不是震驚政府要竄改歷史,學蔡若蓮話齋,教科書審查機制一直都有,「無需過分解讀」;我震驚的,是教育局也夠膽學人講「措辭」!
有線在新聞片段中公開了教育局的回應,有引號的(「黃秋生『掌摑』成龍事件」後,大家一定要睇清楚引號),可見是教育局原語,我一字不刪:「隨時代的演變和資訊的發達,教科書亦應與時並進,精益求精,以不斷提升質素,切合學生的學習需要。」不談這段話的內容,看中文已令人滴汗──下一代的教育,由一群連字也不懂寫的半文盲來操控,死未?一開始已經「隨時代的演變」,何必又說「與時並進」呢?看下去,「精益求精」話口未完,又來一句「不斷提升質素」。簡單一句話,寫得疊床架屋,似乎放個屁也不想浪費,要立即扭身彎腰張嘴,大吸一口,把臭屁回收,然後堂而皇之再放一次。你批評人家「措辭不恰當」,我真心想問,教育局官員考DSE中文科能否合格?
「香港位於中國南方」有什麼問題?課本評審小組沒說明。有人猜,「南方」該用「南部」取代,因為「南方」可指香港不在中國大陸之上,而是位於大陸以南某個區域,「南部」則明確表示香港是中國一部分。如果真有這區別,那麼獲國家圖書獎的權威參考書《漢語大詞典》也是「措辭不恰當」,因為它對「南方」的定義是:「泛指南部地區,指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極權統治,必始於法令不明,終於自我審查。今時今日不能竄改歷史,但可利用「與時並進」的含糊準則,令教科書商自我審查,比正確更正確。搞教育的,不必識字,但一定要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