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改歷史殺到香港(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竄改歷史殺到香港
(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有線電視的《新聞刺針》節目,披露有香港出版社的歷史教科書,今年突然被香港教育局課本評審小組退回要求修改,包括「中國收回香港」、「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中國堅持收回香港主權」,被指為「措辭不恰當」;「近代歐洲的崛起……造成今日西方優勢的基礎」被評為「觀點值得商榷」、「1937年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被評為「用詞不當」。「中共一黨專政」、「黨與政府關係:黨政不分,在中共一黨專政下」被評為「用字不當、概念不清」;「1949年中共建國,大量內地人移居香港」被評為「事件沒有因果關係,容易導致錯誤理解」。

賊喊捉賊如同日本右翼

從上述被香港教育局要求修改的段落清楚可見,這些都是有關於中共,或者中共觀點的段落,甚至是已經矮化香港,甚至自我審查的部份,如用「移居」而非「逃難」,也不能倖免,說明港共政府為配合中共政權,在香港推行全面竄改歷史,已殺到埋身。多年以來中共不斷賊喊捉賊,自己在大陸全面竄改歷史,卻指摘日本有右翼分子竄改歷史,香港也有一班自稱「愛國不愛黨」的人士,就此不斷前往日本領事館示威,例如有個別教科書,使用了「終戰」而非「戰敗」,就被指是不願面對戰敗的事實;又例如用「進出中國」而非「侵略中國」,就被指不願面對自己過去侵略的事實;如今香港的教科書,連「逃難」也不敢用,要用「移居」,竟也會變成「事件沒有因果關係」?這不是比起日本教科書的問題嚴重千萬倍?
當連土共頭目譚耀宗,也親口承認中共是一黨專政時,今日香港的教科書,竟反過來要禁止說出中共專政的真相,要出版社自我審查,反過來說中共有「八大民主黨派」,是全球最民主的國家嗎?更可笑的就是中日戰爭的年份問題,雖然嚴格來說,使用「二次中日戰爭」可能不對,因為1894年的是日清戰爭;退一萬步說中國要包括清國,那麼《馬關條約》割台灣給日本,與1931年918事變日軍強佔滿洲,為何前者不算入抗戰,而後者要算入?然後明朝與豐臣秀吉開戰,又為何不是中日戰爭?蒙古人的元朝侵略日本,又為何不是「中國侵略日本」?滿洲人的大清算中國,蒙古人的元朝又不算中國了,我們的歷史標準究竟是甚麼?
但把八年抗戰配合中共官方改成「十四年抗戰」,那麼就要問1931的918事變後,中共在做些甚麼?1931年11月7日,中共在江西瑞金分裂國家,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而這個蘇維埃共和國,卻在1932年4月15日,才開始對日本宣戰。因此中共變相自行承認,中共當時成立「偽中蘇國」,等同日本的戰友,在「國難當前」與日本開戰後,竟趁火打劫,收受外國勢力資助與指揮,去分裂國土資敵,要大半年後才「對日宣戰」,這些內容又為何不要好像「八大民主黨派」般,清清楚楚把概念向學生說個明白?
那些支持把中史科再獨立成必修科者,如今何在?對於中共一直在大陸竄改歷史的事實,他們不知道嗎?對於中共近年不斷收緊香港的言論、新聞自由,他們也不知道嗎?這些人有如土共般,把頭埋在沙堆之中,幻想一國兩制的防線,可以把中共的邪惡之手,擋在深圳河的對岸;然而實情是中共早已把手伸入校園,而竄改歷史已成為現在進行式,這些人卻好似看不見,聽不到,甚麼行動都沒有;對於日本個別右翼教科書,就要反對到底,偏偏對香港教育局的官方行為,就完全視而不見。所謂「愛國不愛黨」,原來就是對中國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卻只謹記已經倒台了73年的日本軍國政府,這豈不是不合情理之極?為何要甘於被中共所利用?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