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個是大家姐、一個是家中孻妹,美姐和惠媽兩人年齡相距9載,童年一起相處的日子不多,但打死不離親姐妹,體內流著同一血脈,患難沒有各自飛。單親的惠媽去年中驗出肺腺癌,已擴散至盆骨,每日靠嗎啡止痛,現時免疫療法是她唯一希望,6月3日是她的生日,一對女兒打算買蛋糕等她康復回家慶祝。
記者:劉秀蘭
「因為擔心佢病情,所以決定喺今年同佢一齊食團年飯。」60歲的美姐是家中的大家姐,51歲的孻妹惠媽一直是父母和眾多兄姐最寵愛的。今年二月,幾位兄姐在各有家庭以來,首次相約一起連同姨甥子侄在酒樓,與孻妹惠媽吃團年飯,有喜又有悲,「佢好辛苦,坐住輪椅,推佢咁遠,始終佢盆骨痛,坐唔得耐。係開心,但知道佢都係辛苦」。
說起童年生活,美姐說回憶不太多,因為兩姐妹年齡差距大,她12、13歲便出來工作,當時妹妹只有4、5歲,很少機會相處和玩耍,令她最遺憾,「只係記得打工賺到錢買嘢畀佢,買啲零食匿喺被竇度一齊分享」。在美姐眼中,妹妹表面堅強,其實內裏軟弱,源於她有一段不如意婚姻。
「聽佢個女講返,離婚嗰年佢成日匿喺廚房喊得好犀利。」美姐替妹妹說出這段不開心的經歷,滿是愁容。惠媽自此患有抑鬱症,仍努力湊大一對現年18歲和14歲的女兒,少一點硬淨也不行。美姐說,妹妹慶幸人緣好,有一班好朋友相伴解悶陪她走過逆境。
兩、三年前,惠媽終於等到「上樓」的日子,三母女有個固定居所,以為有好日子過,但考驗總是沒停下來。原本做倉務文員的惠媽,去年5月突然感到腳痛,求診多次也查不出原因。後來,她劇痛難當自費往診所檢查,結果發現她肺部有黑影,已是末期肺腺癌且擴散至骨。經過6次化療仍然無效,盆骨和雙腳受癌細胞侵蝕,今年初已要坐輪椅代步,且長期住院及臥床,「骨太痛,佢要求醫院幫佢打嗎啡針,越重劑量影響佢神智,有時她都迷迷糊糊唔知自己做緊乜」。美姐便成了她與外界的溝通橋樑。
一對女兒時常為惠媽打氣,送來狗年吊飾催旺運氣,希望她有機會使用醫生最近建議的免疫療法,求一線生機,但療程每月要3萬多元。今年6月3日是惠媽的生日,一對子女和親友也期待她康復出院,為她慶祝52歲生日。
「惠媽」現無力負擔自費標靶藥費,請支持她。「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關顧主任正關注她的情況。
「惠媽」暖流之友編號:C4486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想知最新蘋果基金動向?即like fb: http://www.fb.com/adfund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聯絡方法: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s://hk-charity.nextmedia.com/
facebook專頁: http://www.fb.com/adfundhk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adfund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捐款方法:
– 以PPS或信用卡作網上捐款: https://bit.ly/applecharity
– 銀行存款:
滙豐銀行:580-198836- 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 001
中國銀行:012-898- 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 68-01678- 5
– 現金捐款(OK便利店)
– 填妥捐款表格透過VISA、MasterCard或AE信用卡捐款
– 港九新界10間大家樂分店之捐款箱
– 灣仔「壹.蘋果店」之捐款箱
如讀者市民捐款至醫療專戶,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S0003專戶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如捐款至指定暖流之友(受惠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暖流之友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亦接收《蘋果日報》捐出的1%盈利作為善款,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士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均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暖流之友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善長意願,把善款轉交指定暖流之友。然而個別暖流之友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絡,甚或暖流之友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