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之所憂,彼之所喜 - 古德明

爾之所憂,彼之所喜 - 古德明

香港大學準備修改教職員薪水調整制度,調整不復劃一按通貨膨脹,改而按部門主管考績。港大教師及職員會主席張星煒擔心教職員將因此噤口,奉承風氣也將因此轉烈。張星煒之所憂,無疑正是大學當局之所喜。
港英時代,凡政府資助機構,雇傭制度劃一,偏私較為困難。香港易手之後,董建華主政,致力廢除成法,以「靈活調度,提高效率」為名,特許大學、中小學、社會福利事業等財政自主,於是各機構主管運用公帑,不復受制度束縛;又以「進退按考績」為名,特許各機構主管任意黜陟屬下,於是讒諂之徒競進。過去二十年,香港迅速由法治變成人治,多賴董建華鼎革之功,難怪習近平今天對他特垂青眼。
而各大機構主管既獲當局照拂,不可能不思報答。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是典型例子。最近,他解雇「反對中央」的政治學助理教授黃偉國,又嚴懲反對大學「普通話」考試的學生,充分證明他年薪七百二十多萬元是物有所值。又本月初,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基督教服務處、國際社會服務社、耆康老人福利會、鄰舍輔導會等等主管,一一被揭發以公帑自肥,年薪最高達二百六十多萬元,高得令社會服務界嘩然,而鄭月娥政府熟視無睹,實在一點都不奇怪。
由此可見,香港大學修改教職員薪水調整制度,事在必行,否則怎能配合中共統治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