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經濟 - 左丁山

泰國經濟 - 左丁山

前星期本欄寫咗幾日關於泰國豪宅及旅行之事。肥佬黎及後傳來短訊:「你或者可以參考經濟學人呢篇報導。」有乜好睇呢?於是叫肥仔K將幾份舊Economist送過嚟睇吓,在4月7至13號嗰一期第66頁,搵到肥佬黎所講嘅文章A new shade: The next Japan is not China but Thailand,內容係講泰國銀行(央行)作風保守,面對低通脹、人口老化環境,不肯削減利率,自2015年4月以來,利率還是維持不變(1.5%,3月28日議息後決定維持不變),似乎已不合時宜。文章作者嘅意思大概係泰國人口老化得快,到2022年有14%人口超過65歲,老化速度比中國還要快,而通脹率低得可以,三年來核心通脹低於1%,與日本情況相似。泰國是下一個日本,原來不是讚賞,而是貶詞,(即老化、有通縮威脅之社會),含義就係未來經濟發展缺乏動力!此外,泰國嘅移民政策也與日本差不多,只歡迎遊客,不歡迎東協國家越南、緬甸移民偷渡客。事實上,本欄講過,泰國失業率低得驚人,係1.3%,直情係全民就業,好應該輸入勞工,但偏偏泰國毫無通脹跡象,工人薪資增長不見得特別高,此則與一般經濟常識相反,令人大惑不解。2018年泰國GDP增長預測係達到4.1%。超低通脹,超低失業而GDP有4.1%增長,簡直係經濟學之夢幻世界。
咁講法,泰幣baht(銖)咪應該一路升值?又唔係噃,泰銖兌美元好穩定,間中跌少少,如果泰國係一個大國,一定會畀美國指責為貨幣操控國,好彩泰國經濟體積細,美國不以為意,唔得閒理佢。
泰國最大銀行一向係盤谷銀行,但近十年來其他銀行增長更快,據泰國賓架對左丁山講:盤谷(陳弼臣家族係大股東,陳智思係孫兒)排名已落在暹羅商業銀行及K Bank (Kasikorn Bank,舊名係泰華農民銀行,由伍家擁有)之後,據K Bank之最新預測,四月份係遊客高潮(潑水節)及上市公司派息季節,今年會向外國股東派息28億美元,絕大部份以外滙形式流出泰國,遊客數目亦在潑水節後開始減少,故此K Bank預期泰銖會受到短期壓力,短期內兌美元會貶值。如果預測正確嘅話,香港遊客五月去泰國放假,在滙水方面可能有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