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唔駛病 - 林夕

該死唔駛病 - 林夕

人是嚇大的。
洛杉磯法院早前判決咖啡業者要標註警告語句,咖啡會產生致癌物質「丙烯醯胺」,那美國其他地方呢?不發出這個警語,會不會有很多人枉死呢?我認識的咖啡迷,有一位上完課,是預備要開文青咖啡店的,所有人都對這則新聞無動於衷,咖啡照喝無誤,比目前流行的三手煙警告效果差很遠。
一如過往例子,致癌警告之後,就輪到醫生上場。醫生表示,「丙烯醯胺」並非人工添加物,任何食物經高溫烹調都會有可能產生,超過120度處理,都難逃此劫。「丙烯醯胺」雖然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A級致癌物,但致癌性還好,每日最大安全容許量,每公斤體重2.6微克,60公斤成年人最高可吸收156微克。2A級跟1A、3A分別在哪?156微克是多少?跟林鄭評論防波堤、弱波石結論一樣,太深奧了,別管閒事,聽天由命吧。
不要認命?那好,用人話來說,就是咖啡要適量。何謂適量?每天不要超過兩杯。可是一大早喝三杯的也大有人在,怕不怕?不怕,醫生繼續說,烘焙咖啡以外,其實黑糖、薯條、洋芋片、一二手煙、還有麵包,都一樣會吸收「丙烯醯胺」。吸煙也就罷了,黑糖是吃了未必知道,猶如被下毒後也不曉得是怎麼死的,薯條洋芋片也不是每個人愛吃,最要命是麵包。高溫烘焙的麵包如果也要加上警語,會致癌的,不知道會不會引起恐慌。
去年有人跟我說,我們這個年紀,要提防麵包了。嚇得我,那麼可愛又無辜的麵包,多少人吃了多少年了,那麼多人死又不見得我們都死光光,要升等到提防?原來因為麵包呢,含很多糖很多什麼什麼,總之跟白飯一樣,是很毒的毒物。現在再加上一條罪名:高溫處理過。所謂債多不愁,高溫烹調過的食物還有好多,燒雞翼,好鍾意食,那要不要斷食?
台灣近年流行裸食,披薩也只用四十幾度處理,有一位吃得很健康的朋友買了一堆裸食的零食給我,吃了幾口,幾乎覺得如果怕死到這程度,要吃這個才能添壽若干年,人生也沒意義了。裸食迷苦心勸喻,別糟蹋生命,知道了咖啡致癌,要發出警語之後,更振振有詞。我警告他說:你別那麼大聲了,今天空氣指數是紫色,剛才你一運用丹田吐氣警告我,也會致癌,吸風飲露再不是求長生之道。越怕死,心就越不安寧,根據專家研究,反而會越快死。有句廣東話叫該死唔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