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籽:周末藝遊】
大角嘴一幢商廈逢周日傳來粵曲聲,這天綵排室變成公堂衙門,一臉稚氣的「知府大人」大興問罪,未成年的「衙差」耀武揚威,裝得老成的「民女」竭力呼冤。這班演員最年輕才五歲,只要唱起文縐縐的歌詞,即有幽怨的二胡音樂拍和,負責奏二胡的是眾人師兄楊健平。
17歲的楊健平正在考中學文憑試,卻總在百忙之中抽空來拉二胡。為粵劇拍和不同拉一首樂曲,他要待演員唱、念之間精準地伴奏,既要跟着工尺譜每個音符,又得配合演員舉動,一雙眼睛忙得不可開交。
原來這位二胡樂師最想站在台前,他說:「做演員是非常享受的事,在台上有很大發揮空間,如何做好一個角色是很大挑戰,接受台下掌聲很有滿足感。」
五歲學粵劇 九歲演項羽
楊健平五歲時在家裏看《歡樂滿東華》,別的小孩一到粵劇環節便轉台,他卻覺得唱、念、做、打好有型,央求母親帶他拜師學粵劇。當同學追捧陳柏宇,他的偶像是尤聲普和阮兆輝,年紀小小看完《三國演義》,長大了迷上唐滌生劇本。
他幼時記憶力強,歌詞唱三、四遍便會記熟,加上又高又尖的噪子,唱平喉綽綽有餘,「細個要唱幾高音都可以,觀眾聽了便熱烈拍掌,我想:『這就夠了嗎?我還可以唱更高音啊!』」
他五歲那年演《帝女花之香夭》的周世顯,「殉情」一刻方知沒帶上毒藥道具,居然處變不驚以彈指手勢扮下毒。九歲那年演《霸王別姬》的項羽,舉手投足都要裝成一代梟雄,才能屢次在「香港學校音樂節粵曲歌唱比賽」獲獎,又成為粵曲雜誌的封面人物。
聲音變低沉 退居幕後演奏
他以為自己會一直演粵劇,卻在4、5年前遇上令人懊惱的青春期,聲音越變越低沉,才曉得自己變聲了,以前從不覺難的高音如今高不可攀,心情頓時陷入谷底。
幸好他自幼醉心古典音樂,八歲學二胡、十歲學小提琴,還愛研究鑼鼓節奏。當他以為自己因變聲而跟粵劇緣盡時,劇團導師鼓勵他在幕後拉二胡拍和。自去年開始,他當上劇團的「頭架」,即樂隊中的領導者,先由他根據演員的唱腔奏樂,再帶領其他音樂師傅完成伴奏。
問他怎麼指揮比他資深的樂師,他說:「我只是初出茅廬的𡃁仔,好彩得到這個銜頭。名義上是我帶領其他樂師,他們跟隨我的樂曲伴奏,但他們才是真正的音樂師傅,其實是他們傍住我。」
前輩爭相栽培 恨再做演員
這小子說的沒錯,劇團裏一眾導師認定他是可造之材,密謀要將他練成大器。「聲輝粵劇推廣協會」楊劍華稱讚楊健平音樂感極強,二胡拉得淒怨動人。劇團會長芳雪瑩讚他兼備演出、音樂和文學三方面才華,只盼他將來像唐滌生般創作粵劇劇本。
其實退居幕後的楊健平最想還是演戲,這幾年只思考琢磨演技,夢想有天再當演員。「這段期間當好好浸淫,思考如何做好一個角色,等到聲音轉定後,我一定重返舞台,做出最好的表演。」
雛聲頌揚:兒童粵劇折子戲
日期:4月21日
時間:7:30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門票:$180-$2,000
註:為基督教靈實協會籌款,捐款$180即可資助一位長者或其照顧者免費欣賞
一周好事
三國演義之成語動畫狼
16場社區巡迴音樂劇,以西方音樂劇表達中國傳統故事
日期:即日至4月29日
地點:不同地區
查詢: http://www.dramagallery.com
二生三:張洪與秋麥合作作品
傳統水墨和攝影融合之作
日期:即日至5月6日
地點: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查詢: http://www.umag.hku.hk/tc/
「瓷緣.畫意」展覽
趙少昂與楊善深以嶺南畫派風格繪製瓷畫
日期:即日至8月10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趙少昂藝術館
查詢: http://hk.heritage.museum/
採訪:呂珠玲
攝影:許先煜
編輯:謝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