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梁前特那張被全世界指口篤鼻的倒米華服照,我馬上徹底崩潰了,平日很少應用的「杏加橙」奪唇而出,由頭殼頂到腳板底感到極度不適。相熟的朋友都知道,自從飢不擇食的戲精餓到連聽不懂的歌舞伎也甘之若飴,一年四季關東關西頻頻飛撲,觀劇之餘還染上採購當地民族服裝惡習,得閒無事把自己打扮成不倫不類的假東洋鬼子,恬不知恥高舉漢奸艷幟招搖過市。既買傳統裁縫的手工,更買京都摩登字號改良產品,沉迷到一個程度,開始搜括九龍某間僅存的國貨公司,不但僧袍道袍濫竽充數,經法力無邊的購物神仙介紹,還發掘出叫「意樹」的上海牌子,去蕪存菁篩掉太唐裝feel的設計,居然頗有斬獲,縱使大包小包滿載而歸的豐收畫面沒有出現,勉強也算半載而歸。勿笑醜人作怪敝帚自珍,憑着歷年累積的時尚雜碎,我自命走的並非《唐山大兄》李小龍路線,也無心倒模《瑯琊榜》的胡歌,只希望解放自幼困在西裝的軀殼,臨老穿出一點東方獵奇韻味,沾沾《蝴蝶夫人》的殘餘鴻運,說不定騙到三幾個無知法蘭西青年拜倒和風陣陣的石榴裙下,顫顫巍巍出入歌劇院,也好有人攙扶。
這樣卑微的願望,一夜之間便粉碎了,那件灰撲撲的另類蛤乸衣一傳十十傳百,頓成擦阿爺鞋最新樣板,你說我還夠膽繼續闊袍大袖丟人現眼嗎?傲嬌講一句,缺乏潮流觸覺的阿茂阿壽,是分不開魚目和珍珠的,就如一般洋夫洋婦眼中,中國日本南北韓菲律賓打成一片,華服當道的時刻和服出巡,被冤枉美學上東施效顰事小,遭辱罵政治上邯鄲學步事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