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於海南博鰲論壇開幕禮聲稱,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40年來中國GDP年均增9.5%;對外貿易年增14.5%,人民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吹噓中國的經濟成就。然而問題的重點,從來不是中國經濟不夠強大,而是中國一面自稱自己的經濟非常強大,另一面則繼續以發展中國家自居,以此來得到貿易和財政優惠,保護自己的國內產業,同時規避各項標準如開放市場、知識產權與環保等。這就是目前中國與世界各國貿易的真正問題關鍵,而非中國與美國的「私怨」。
這種既是世界第一,然後卻要繼續自稱發展中國家去享受貿易優惠的雙重標準,對港人一點也不陌生。這就是平日我們一向感受到的「中國模式」雙重標準。中國既成為了領導世界的經濟體,就必須放棄其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必須以發達國家標準來參加世界貿易體系。世界各國之前苦於不敢獨力去質疑中國,而一直敢怒而不敢言,如今美國發起針對中國的不平等貿易地位挑戰,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他方面,或者有很多令人討厭的做法,然而針對中國的荒謬雙重標準而言,卻肯定做對了。
有親共政黨委託教育大學對中四、中五學生發起研究,指有三成受訪者認為香港人中國人身份不能相容,難道這是因為香港人「歧視」中國人嗎?難道這是因為中國人常攻擊香港人所說的「港人優越感」嗎?真相是,香港人作為地球人一分子,即與中國人不相容;之所以不相容,是因為中國人與地球人本身不相容。簡單如上網的Google、Whatsapp與面書,到背後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地球人對中國人的矛盾。中國人一面關閉市場,一面只容許與黨國有關係者經營中國業務,甚至對任何進入中國大陸的人士作政治審查,就是「國家安全理由」,就是「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凡我例外」的價值
反之中國同時要別國開放市場,自稱推廣自由貿易,這種一面鎖國一面說要別人自由貿易,一面打壓思想自由,一面說要外國尊重中國價值。這種「中國價值」亦即「凡我例外」的雙重標準,不但令人大開眼界,更對這種價值產生來自心底的厭惡。大家要開放市場,除了我;大家要尊重多元價值,包容包括獨裁的價值,除了我;甚至在他國干預別人的人權與學術自由,卻反控別人是「歧視中國」。當大家對其雙重標準質疑到底,詞窮的中國人即回答:「看看中國的強大」、「列強當年也不正如此」,你打我就是欺凌,我打你說是真理,這就是今日這些「中國人」最陰暗的人格分裂,以至與普世地球人不相容之處。
習近平說:「無論中國發展到何程度,都不會威脅別人、不會顛覆現行國際體系」——真相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就是搞帝國主義,利用窮國的政治混亂透過行賄收買,逼別國賤賣國有資產與權益,令窮國淪為中國的次殖民地。
的確西方在19世紀搞過帝國主義,因當時思想落後,民族主義與社會達爾文主義盛行,當年列強是真心相信這一套帶來「進步」與推廣「文明」;然而中國與中國人,大罵帝國主義可恥之餘,反過來要在21世紀,把這些罪惡重做一次,不但明知而故犯,一面不願承認,又一面擺出一副「是又怎麼樣」的姿態,自然只會令中國人臭名遠播,成為地球人共同討厭的流氓。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