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與瞭望塔 - 楊靜

引擎與瞭望塔 - 楊靜

Hiwa K是流亡海外十年的庫爾德族伊拉克人,最近幾個月,也許是緣分,我去到不同的城市都能看到他的作品展。這是位善於用手邊最不起眼物件點石成金的藝術家,我看過他憑藉記憶和想像用泥土重建起已經被夷為平地的故鄉模型,見過他用沙子做成的羅馬鬥獸場,見過他用遺棄的樂器搭出公民對話角。
這次在根特,我被一張以他為主角的相片迷住了。相中廢棄的四方亭子原本是薩達姆執政時期的瞭望塔,用來監視塔下羈押在案的政治犯──政治監獄就在童年Hiwa K家的隔壁。一晃二三十年過去,政治犯死了,薩達姆也死了,戰爭把瞭望塔的底座炸塌,塔頂的亭子掉下來,斜立沙礫之中。Hiwa K故地重遊,一躍跳進四方之中,他從裏發力,使勁推一邊的牆壁,鏡頭捕捉的就是這個瞬間──一個成年男子推一面牆。這衝動想來算遲來的報復,當年的孩子如今長大,踩在時間的廢墟裏,用力推動監獄的牆。但藝術家本人又站在亭中,如果亭子真被他推倒,他本人也要同歸於盡。
幾天前和一個大陸藝術家喝酒,他是窮過也苦過的,這兩年熬出頭,風光無兩,四處辦展覽。問他怎麼成功,酒過三巡,他坦誠對我比喻:「大陸藝術家,甚至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小引擎,而國家是一個永動的大引擎。只要你有機會能夠把小引擎接進大引擎的生產線,那你甚至都不用做什麼就被帶着轉起來。」
看到Hiwa的亭子,我就想起引擎藝術家,雖然學術界和藝術界說了那麼多年的去國族,個人的命運似乎還是和國族綁定在一起,做引擎還是做反抗者,都無法真的置身於國族之外,國家帶着人跑,只是前方是死路還是美好,我們還一無所知。